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抗洪抢险,也要筑牢感情防线

2016年07月11日 10:57   来源:人民网   盛玉雷

  今年的抗洪抢险,牵动人们敏感的心弦。在紧张的救灾之余,竟意外地产生了舆论漩涡:从看“海”的自嘲和揶揄,到德国“抗洪神器”、“泥水馒头”、青岛下水道等热词的流行,都频繁刺激无数关心灾情人们的神经。一时间,洪水尚未散去,各种谣言、传言却已经浑水摸鱼。

  灾害面前,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心如止水。细究救灾过程中的每个争议,都让人感受到舆论背后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对武警官兵的爱护和对更好城市的向往。尽管“泥水馒头”已被证伪,但关心抗灾人员生活保障的初衷不假;虽然经过调查,“抗洪神器”华而不实,但对应对灾害手段升级的向往跃然纸上;而青岛下水道的“美好故事”之所以频繁被炒冷饭,也缘于人们一直以来对城市排水系统改善的期许。在洪水面前,在大江南北,我们永远不曾丧失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勇气,也不会缺少感同身受的人文关怀。

  然而,事情往往关己则乱。情感需要宣泄,但同样也需要防线。没有经过思考或事实支撑的情感,在盲目地宣泄中容易伤害那些最不该伤害的人——日夜奋斗在一线的武警官兵和受灾群众。此时此刻,相比于舆论的喧哗,让关怀的情感和支援的心思,通过合适的渠道传递给他们,才是对他们付出最大的尊重。

  其实,这些舆论漩涡的出现,根源在于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国外的月亮有阴晴,我们同样也有圆缺。没有必要刻意美化,也没有动机根本否定。我们一直在进步,也坦承面对不足。据前方一线记者亲身经历,目前水文、国土部门对洪水水位的预测和监测相差无几,摄像、遥感等采集的数据实时同步到省级防汛部门,有的县能够遥控村里的扩音喇叭通报灾情。但是,有的大堤维护依然以人力为主,有的山区县隐患点太多顾及不暇,有的城市排水不畅。这些灾害中暴露出的问题,才是舆论应当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情感的积蓄不难,但宣泄不易。涓涓细流能直达人心,狂风骤雨也会震慑心扉。但是,一声真挚的问候、一场理性的思考,相比无端的猜忌、盲目的偏信,更让前方的勇士们在漫天的雨水中、湍急的洪流里感受到力量和温暖。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为抗洪战士点赞    2016年07月18日
  • ·众志成城,筑起抗洪砥柱中流    2016年07月11日
  • ·绕道抗洪源于思想“拐弯”    2016年07月11日
  • ·“绕道抗洪”是一种习惯性作秀    2016年07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