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改善交通管理方面的短板

2016年07月11日 08:06   来源:东方网   江曾培

  日前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看到一则报道,说有司机建议在提高驾车人、骑车人和行人的交通法制意识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道路交通设施。镜头显示了一条马路交叉口,停车线前的标志线,既有一条前行的标志,又有一条左转的标志,前者较新,后者较旧,看来是在用新的标志线代换旧的标志线,但由于没有将旧的有效清除,以至形成新旧两条标志线打架,致使司机无所适从。

  上海交通大整治以来,交通秩序有了很大改善,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都明显减少。改变交通乱象,需要司机与行人普遍遵守交通法规,切实提高民众的法制意识与道德意识。因而,交通整治着重向民众中各种违法的交通陋习“开刀”,是对的。不过,在重点抓住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是在交通管理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也会加剧交通乱象。前述的相互矛盾的新旧标志线并存,反映的就是这方面问题。

  再以闯红灯来说,毫无疑问主要是由于行人、骑车人与驾车人机缺乏法制文明素养,但在一次调查中,竟有27、9%的人认为是红绿灯设置不合理。这一比例也许有些夸大,但过马路时,确有不得不放弃绿灯去选择红灯的情况。比如,我住处附近有条丁字路,三面的人行横道线均紧贴着路口,几乎连在一起,绿灯一亮,大转弯的车辆立马就冲过来,行人根本无法走过去。而大转弯的车辆又特别多,直行的车辆却相对较少,这样不如在红灯亮时,大转弯的车不能开,直行的车又没有,过马路反而安全,造成了这里更多的“红灯行,绿灯止”的不正常情况。在这里,倘若将三条人行横道线都向后拉一段距离,再严格推行“车让人”的规则,能在绿灯时安全过马路,就不会再有人去闯红灯了。

  此外,有的路口红灯时间过长,超过比较合理的90秒的大限,有的红绿灯切换时间,与马路宽度、人车流量相比不合理,都是诱发闯红灯的原因。我居住附近还有一个马路口,有红绿灯,却没有人行横道线,只让车行,不让人走。人要到对面,需绕一个大弯子,这样,也就出现违规者。所以不让人走,本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马路对面是一个高架下闸口。不过,我想,如果不采取这样“禁”的做法,而是采用“导”的方法,在路口修建一个简便的天桥或地道,不是既给了市民的安全,也给了市民的方便吗?

  有个故事说,人们在食堂就餐,用勺子在菜桶里盛汤,盛汤后,应当把勺子挂在桶边,可有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将勺子往桶里一丢,勺子往往滑到菜汤里去,很不卫生。对此,人们提醒盛汤者要注意公德,不要乱放勺子。确有效果,但却难于完全避免。后来,食堂师傅将勺子换成了长柄,长度大于桶高,滑到菜汤里的现象很少再发生了。此事告诉人们,勺子经常滑到菜汤里,并不完全是用餐者的素质问题,与勺子柄过短有很大关系,也要在管理方面找找漏洞,补补漏洞。闯红灯现象的存在,固然源于人们的文明素质与交通法规意的缺乏,但也往往与管理上存在“短柄勺子”有关。为了切实做到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在大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遵守交通法规意识的同时,也要积极解决管理上存在的这一“短柄勺子”即“短板”问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