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意义上,工匠精神一般用于描述手工艺匠人所传承的慢工细活、钻研技艺、认真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演进,传统手工艺匠人逐步被现代产业工人所取代,大规模流水生产成为主导的技术经济范式,慢工细活的理念与追求高效率和规模经济的现代化大生产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现代意义的工匠精神扬弃了慢工细活的具体操作性内涵,主要抽象为现代产业工人对工作所秉持的认真专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跨越赶超过程中忽视了工匠精神的价值
从古代的鲁班和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我国一直就不缺少对工匠精神的推崇。1956年制定并逐步完善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得到当时企业工人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八级工成为工人终生奋斗的职业生涯目标。一句歇后语“八级工拜师——精益求精”,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级工制度对工匠精神的很好诠释。
但近些年来,在追求跨越式赶超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同时,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环境和制度基础逐渐被忽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格局。
一方面,从制造业自身发展看,在低成本赶超型战略驱动下,长期重视生产规模而忽视产品质量,对能够保障产品高质量的生产制造动态能力关注和培育不够。同时,许多制造企业错误地信奉所谓的“微笑曲线”,对营销技巧的重视远高于对生产工艺改善和质量提升的重视,制造环节的价值被大大低估,没有认识到同一种产品因质量差异其“微笑曲线”会完全不同,高质量产品的“微笑曲线”可能会变成“沉默曲线”或者“悲伤曲线”。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在产业结构方面急于提高服务业比例,经济呈现出过早“去工业化”迹象,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脱实向虚”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在大学生择业排序中,金融业是多数人的首选。即使进入到制造业,多数人也要先选择一般行政管理和营销工作,做技术工人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制造业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近年来也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种环境下,源自制造业的“工匠精神”逐渐缺失也就难以避免。
制造强国战略要求重塑工匠精神
我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当前亟待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推进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高质量“中国制造”的文化基础。
在精益求精精神的驱动下,现代产业工人会锲而不舍地追求技能提升,促进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质量完善。而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更强调满足个性化、高品质消费,这更加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因此,倡导和重塑工匠精神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由大转强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的制造强国,无一不是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德国、日本的制造强国地位和其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即使是美国,其创新源泉也根植于认真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认为是“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
在制造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提倡工匠精神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内涵:呼吁赋予现代产业工人更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不再仅是现代大生产系统中的“螺丝钉”,而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具有主导创造力的“工匠”,是有“匠心”的“工业艺术品大师”,现代产业工人是一种值得自豪的职业。
一种精神或文化的培育,往往要经历社会文化环境与经济法律制度相互作用的复杂漫长的过程。工匠精神的培育,仅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直接移植日本、德国的工匠文化也难以实现,需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与完善激励制度相协同。
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引导培育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体现为工匠精神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围绕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培训、钻研精神奖励、创新导向激励、职业社会保障等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体系。当务之急,是解决“精英型”技术工程人才培养问题,要通过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填补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制造强国建设要求的空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