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报道失真凸显多重隐忧

2016年06月16日 08:31   来源:法制日报   许辉

  在当前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中,有不少所谓的报道披着“科学”外衣大行其道,其中不少被权威机构或辟谣平台证实为谣言

  “顶着花儿的黄瓜用了避孕药”“喝豆浆可能导致乳腺癌”“萝卜和茶不能一起吃”……这些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的传闻,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让专家也哭笑不得。“我通过舆情监测分析发现,将近一半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是谣言和传言。”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政策信息研究室主任李祥洲说(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专家在特定语境下发表的这番言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络跟帖认可此观点者甚少,质疑之声甚至不理性的辱骂不在少数。围绕食品安全报道失真的问题,有网友认为“既然一半是造谣的,那就是一半是真的了!”“如果你不能告诉我哪一半是假的,那我宁愿把它们都当成真的”;还有网友质疑“有一半报道不实,那毕竟还有假的,假的怎么办?报道谁监管,假的谁在管?”

  众说纷纭中,尽显公众对食品安全报道失真的焦虑,表面来看专家成为了众矢之的,但公众焦虑的根源还是在于食品安全报道失真凸显出的多重隐忧。

  让公众最无所适从的当是食品安全报道的真真假假。毋庸置疑的是,在当前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中,有不少所谓的报道披着“科学”外衣大行其道,其中不少被权威机构或辟谣平台证实为谣言,但往往是“旧的刚去,新的又来”,关于食品安全报道的谣言层出不穷。如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就经常发布科学流言榜,关于食品安全的流言几乎未曾缺席过,6月6日刚刚发布“空心菜=最毒蔬菜?是危言耸听还是事实?”6月12日又发布了“猪肉上寄生钩虫?多专家辟谣:不可能”的帖子。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在辟谣之前已经传播很广了,不少人又只看到了谣言并未看到辟谣的报道,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最后买什么东西吃时都战战兢兢。

  让公众同样无所适从的还有食品安全报道的监管责任、追责机制。食品安全报道失真的主要渠道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但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很多披着“科学”的外衣,如“一家三口吃剩菜致癌”,谣言的受害者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看似没有受害对象,但是每一个对此宁可信其有的人都成了谣言的直接受害者,受害的损失无从量化。这类谣言在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应该由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监管。尽管社交平台服务商有义务监管,但不应把全部的监管责任都交给他们,公权力应该介入的时候就必须介入,这种介入应该有常态化的机制,而不能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才有。

  另外,这种谣言被证实后,由谁来追究造谣者的责任、造谣者应该承担何种责任?这应当有相应的查处机制,而不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否则,类似的谣言就会层出不穷。食品安全报道涉及千家万户,直接与吃喝挂钩,不是小事,也没有小事。不管是什么样的谣言、有没有造成危害后果,职能部门都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让造谣者逍遥法外。

  弥合信息鸿沟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人们对信息渴求而不得,导致信息的失衡。于是,人们开始寻找自己认为信得过的信息源。媒体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广为传播的谣言和传言,也就有了更为广大的受众和关注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积极作为,重塑起码的公信力,更需要弥合信息失衡的鸿沟,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湖南 禹海君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