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科研破解“李约瑟难题”

2016年06月15日 09:49   来源:广州日报   

  杨涛(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的《三无单位,何以受宠》一文引起各方热议,因为无级别、无经费、无编制的“三无”科研单位,却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广泛欢迎。

  其实这并非新闻,前段时间,无论是没有留洋背景、博士学位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还是“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都使得人们进一步反思我们的科研与创新之路究竟如何开拓。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了一个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耐人寻味的谜题,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对此,不同的人士也给出千差万别的解释,但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缺乏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重工匠技术应用而轻理论探讨,或许都是动因之一。

  在我国,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战略已提出多年,但无论在纯理论领域还是应用领域,其实取得的进展都不容乐观。前者作为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冷板凳”领域,显然与领先国家相差甚远。后者虽然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已经在许多方面做到“弯道超车”,但现实却与理想仍有差距,如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2015年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的报告,陈述了2015年度全球ICT发展指数的排名,其中中国位居第82位,显然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与大国经济体的规模远未相称。

  由此来看,在新世纪的全球竞争中,实际上从科技角度来看,我国仍然是一名“虚弱的巨人”,而如何真正破解“李约瑟难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崛起的核心因素。对此,或许有几方面的要点值得思考。一则,“自上而下”的创新驱动和资源支持,也许应当更加集中于科学理论领域,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同时,也给予“体制外”的科研创新以足够的容忍和发展空间。例如,中国、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王晓东创立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同属于“三无单位”,但经历10几年探索,其科研人员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质量为行业翘楚。

  二则,技术应用创新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国家资源只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并且给予民间创新、草根创新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只有真正激发“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才能为国家创新力提升奠定基础。

  三则,体制内的科研和技术单位,也要借鉴“三无单位”的合理经验,真正摆脱科研管理中的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使得科研人员从琐碎事务与不合理的“紧箍咒”中摆脱出来,根据学科性质和科研领域的不同,在合理的“目标责任制”约束下,在应有的激励机制引导下,发挥出应有的创新动力与活力。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