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什么来回应“专业预警”

2016年06月15日 08:17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首席评论员 朱珉迕

  高考结束不久,多地教育部门纷纷发布本科“专业预警”。上海市教委日前将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新闻学等10个专业列为“预警专业”,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广东亦对历史学、物理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4个专业亮了“红牌”,要求高校暂缓增设。

  这些“预警”一般根据招生录取率和毕业生签约录取情况等分析作出。在多地考生开始填报志愿的时下,来自政府部门的这些预警信息,难免对考生的选择产生心理暗示,并影响社会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普遍观感。在专业预警发布后,对相关专业前景的“唱衰”声就不绝于耳。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等昔日热门专业瞬间被打入冷宫,更引发公众普遍感叹。

  但事实上,招生录取率、签约就业率同高校专业质量之间究竟是否是纯粹的“正相关”,尚值得商议;即便同一专业,不同高校间亦存在诸多差异。公众若依照“专业预警”就简单判定某某专业不行了,而对这些因素不加考虑,显然容易落入“一刀切”的思维陷阱——何况,专业的选择,本就应从个人志趣出发,而不是从政府公告出发。

  教育部门也注意到这类误读,上海市教委就公开表示,专业预警主要针对的是办学者。据上海市教委高教处负责人对媒体的解释,今年十大预警专业中文科类专业较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这类专业办学门槛较低,办学成本较低,部分高校在拟增设专业时便考虑开办这类专业。

  放眼全国,一些专业近年备受各类高校青睐,乃至出现规模井喷,多少就与“准入门槛”过低有关。如据2015年统计,全国已有600余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一些新建高校甚至一个专业一届本科生就招五六百人,近乎“学术工厂”。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均难以匹配时,这类“大干快上”式的办学模式自然吹出最大的泡沫,并导致专业质量下跌,毕业生就业率低等等尴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连带效应。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教育界存在的产能过剩。而需要被预警的,正是这些远未达标却在搅动市场的办学者。换言之,预警专业本身还有一个结构问题。当一个知名高校的王牌专业被盲目跟风者“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是跟风者的问题,而不是专业的问题——这一点,应当是社会公众的基本认知。但要让公众准确理解预警的内涵,还有赖于政府部门更充分的信息公开。

  略显可惜的是,多年来各地发布的“专业预警”,对学科专业的预警有余,对结构的分析却尤嫌不足。而仅有专业整体信息,欠缺具体的学校信息和结构性分析,很容易让公众尤其是学生产生误读,忘记一个专业背后的千差万别。对公众而言,更有价值的信息,也不是哪些专业在“过剩”——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公众借助权威机构的鉴定和公示,来真正地分辨良莠,作出理性而精准的判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专业预警本身就没有意义。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面对已有的预警结果,是简单地作“暂缓”处理,还是对症下药,更精准地进行分类施策?这同样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对盲目扩张倾向紧急叫停,固然是当务之需。但同处理其他领域的过剩产能一样,对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把控并不是“一停了之”就能解决的。厘清“过剩”背后的动因,按照高校办学规律分门别类施以对策,包括敢于触碰和改变一些固有格局、既得利益,方为有效之策。

  如果以“一刀切”对之,甚至如个别地方那样,将“专业预警”的结果当作扶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进而真的将“冷门专业”打入冷宫,则不仅会有劣币驱逐良币之虞,更可能违背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本意。毕竟前已述及,招生录取率、签约就业率等未必应当成为决定专业去留的核心因素;简单地“一刀切”下去,往往会有不经意的反效果——这方面,其他领域的去产能,并不是没有教训。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