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浪潮席卷下无处安放的大学文化

2016年06月02日 07:00   来源:红网   宋晓娜

  近期,中山大学总务处和综合治理督察办公室发出整改通知称,为恢复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学校需要对校园内像修鞋摊这类的临时摊位进行清理。通知一出,舆论哗然。一些学生建议校方,将现有的小商铺进行升级,而非简单的清除,并呼吁校方“小心呵护那些漫长历史中生长出的人情与文化”。(6月1日澎湃新闻网)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浪潮席卷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当然也逃脱不了“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一座座高耸的教学楼代替了低矮破旧的楼房,黑黢黢的柏油马路慢慢取代了曲径通幽的小路。这样看来,中山大学做出取缔与时代脱节、与现代化要求“相悖”的修鞋摊的决定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是,现代化的这把标尺能否成为衡量大学校园环境的唯一标准?秉持着量化了的现代化标准,又能否量好跳脱于硬件之外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听来虚无缥缈,似乎难以界定,而这也正是大学管理者在进行校园规划时更多的倾向于硬件的改善,而忽略文化因素的原因。就像中山大学的管理者,秉承着整洁校园的目标而做出取缔修鞋摊的决定,殊不知,这个在他们看来与现代化的校园环境脱节的修鞋摊,在中山大学学子眼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历史记忆和独特情怀,而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记忆与情怀,正是中山大学不可被取代的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置身于校园,用心感受校园的独特气质,才能发现那潜藏于角落的校园文化。

  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把这句话的含义拓展,也可以改成,“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文化之谓也”,文化的气质与文化的氛围才是使大学成为学生记忆中的一片圣地的关键所在。而现在,大学校园的文化记忆却在一点点地流失,2012年武汉大学桂园路“老八舍”的拆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青年学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哀怨也最终没能拯救那历经沧桑、承载回忆的宿舍楼,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成为一堆废墟,在废墟中挺立起来的新的宿舍楼却难以再让我们找回属于“老八舍”的辉煌与记忆。

  如今,中山大学“岌岌可危”的修鞋摊,难道不就像是当初被列入校舍改造计划的“老八舍”?修鞋摊的困境,不正是大学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下无处容身的窘境的真实写照?中山大学学子的呼吁和网民的支持也许能扭转“战局”,改变校领导的决定,拯救“岌岌可危”的修鞋摊,但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困局又有谁能来解呢?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