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做实做细实名制,提升民众获得感

2016年05月26日 08:21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评论员 庹新岗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24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在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补办登记手续的用户,暂停其通信服务,并再次催告其补登记。在催告期满仍未补办登记手续的,依法停止通信服务。(5月25日《长沙晚报》)

  对于老百姓来讲,推广电话实名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付电信诈骗。因为它增加了诈骗的违法成本,让警方能更快通过身份信息锁定目标,震慑不法之徒。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实名制后让自己接到的垃圾短信、诈骗电话变少了,那么即便登记手续麻烦一点,也值了。这种心态构成了电话实名制的民意基础。

  可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自2013年推广实名制以来,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已提高到92%,用户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却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2015年,全国骚扰电话总量为948亿条,较2014年的605亿条,同比上涨57%,每人每月平均收到15个骚扰电话。同时,全国垃圾短信总量仍然持续上升,达到了472亿,较2014年的454亿条,同比上涨4%,每人每月平均收到8条垃圾短信。

  没有实名登记的“黑卡”少了,诈骗和骚扰却不降反升,这无疑是反常的,也不符合民意。对此,有分析认为,是一些电信运营商仍在靠渠道养卡,对推行实名制积极性不够,导致实名制存在漏洞,效果不明显。而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170号段电信诈骗激增。与传统的三大运营商相比,提供170专属号段的虚拟运营商明显是市场的后进者。为了争夺用户,其提供的一些产品,购买更容易、资费更便宜,同时也规避了实名注册,使得该号段的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坊间有传言说,“虚拟号段100个号码99个用于诈骗”。这虽属夸张之词,却也道出了部分事实。

  于是,我们看到这次通知的一大亮点是强调了“全覆盖”,打捞漏网之鱼。“确保2016年底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实名登记”,既有时间表,又有任务单,这相当于给所有基础电信企业都立下了军令状。到时候目标完成得怎么样,群众自会拿通知这把尺子来量。

  实名制能防止电信诈骗么?当然能,但前提是电信运营商要把实名制的网络织得更严。如果实名制能不打折扣实现,不法分子想要再利用170、171号段进行诈骗将会难上加难。此前有报道说,虚拟运营商对诈骗表示“无奈”。那么,现在有了实名制的利器后,就需要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姿态,而不是专注于抢用户、抢地盘。

  同时也要看到,实名制只是对付电信诈骗的一种手段。但如果配套的监管没跟上,一样会出问题。比如,火车票实名制后,黄牛党确实少了很多,但也有一些黄牛党跑到网上,用软件刷单。这类现象得不到遏制,也会削弱实名制的效果。电话实名制应该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近些年,各行各业推出了不少实名制措施。对老百姓而言,实名制是利大于弊的,人们也乐见其成。问题是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让人们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于此而言,电话实名制除了实现全覆盖以外,还应在用实名制为民众谋福利、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上做足功课。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