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并撰稿、集结全国众多史学和文博工作者智慧的五卷本《中国通史》于近日面世。作为一本大众化通史,该书对广大读者接受科学的历史知识,从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辉煌文明中,科学地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此书,本版刊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以飨读者。
——编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并撰稿的五卷本《中国通史》已由华夏出版社编辑出版。这是我院向社会推出的一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弘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传播历史知识的力作。这里我以《中国通史》的创作与出版为契机,就史学研究成果应当贴近人民群众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
史学研究成果服务于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应有的品格。中国传统史学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在记录、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上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不论旧的历史上的史学家主观意愿如何,从客观上来看,传统史学究其本质来说是以资政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维护其统治的长治久安为目的的。因此,在服务于人民群众这一点上,传统史学因其历史的局限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无疑吸收并继承了传统史学的精华,但从历史观上与传统史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出发,在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历史贡献的同时,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旧的传统史学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准。历史观不同,研究的视角不同,决定了史学服务的目的不同。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秉持这一理论,不仅重新解释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阶段性等重大问题,而且开辟了史学研究的许多新领域,深化了对许多具体问题的认识,这些都是传统史学无法达到的。但这些优秀成果,许多还仅仅局限于在专业研究者内部传播,局限于在专业性非常强的刊物上刊登,普通大众难以读到、读懂,这对研究者和普通大众都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质目的在于服务人民大众,其研究成果,应当贴近人民群众,走进人民群众。老一辈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吴晗、白寿彝等人,都重视历史普及,写了不少历史普及读物,影响很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的史学研究的条件更好了,成果更丰富了,传播方式也更多样了,历史研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应该更密切。许多史学工作者也都在感慨史学大众传播环节的缺失,呼吁加强历史普及工作,这是对我们史学研究宗旨回归的反映。五卷本《中国通史》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主,凝聚了全国众多的史学与文博工作者的智慧,它将史学最新研究成果以贴近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方式展示出来,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二
史学研究成果要真正能够服务于人民群众,必须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正确的历史观告诉人民,将科学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大众。坚决反对错误的历史观, 杜绝人为杜撰的虚假历史。当前,以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在图书出版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推动并形成了全民上下的“历史热”。从总体上来看,这些作品为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社会大众获取历史知识,认识历史过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无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宣扬错误的历史观。某些历史题材竭力淡化唯物史观,淡化阶级分析方法,淡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动力的观点,淡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观点,从而使历史发展的动力观、阶级观、社会形态观等许多牵涉唯物史观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受到挑战。某些作品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客观上形成了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冲突。某些作品肆意曲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某些作品不顾历史背景、历史事实,颠倒是非,甚至盲目宣扬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犯有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人物等。
盲目拔高统治阶级人物。某些历史题材作品任意拔高某些统治阶级人物,如把历史上某些曾经有过积极作用的帝王、有为人物的行为上升到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夸大个别封建帝王、人物的人格魅力,对帝王将相的腐朽性、阶级局限性则避而不谈。
传递虚、假、错、伪的历史知识。很多以历史“正说”“正剧”形象出现的作品,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心理,置有明确史实记载的历史发展线索、历史人物活动于不顾,任凭主观意志剪裁、编造,从而导致历史题材作品所展示的历史环境、人物关系或过于片面,或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
《中国通史》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的历史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各研究领域中的专家,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全景式地展示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保证了基本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可以说,这是一部由史学专家撰写的大众化的通史,它对广大读者接受科学的历史知识,纠正当前历史题材作品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很有帮助。
三
史学研究成果贴近并服务于人民群众,还需要在多种形式上下功夫,不应只限于厚重的史学专著。过去吴晗同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汇集了一批著名学者,用通俗的语言和清新的文风,将严谨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读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普及了几代人的历史知识。今天我们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我们史学工作者应当重视并利用这些传播手段和形式,用科学的历史知识占领这些先进的传播高地,将胡编乱造,充满错误历史观的伪史学、假史学赶出大众图书市场。五卷本《中国通史》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它不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充分采纳了新的技术手段,也较好地处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历史观与学术性的关系。本书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历史,广泛吸收一切对中国历史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的有益的学术观点,客观对待有学术争议的问题,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注重防止唯我独尊的民族意识,体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
大众化与科学性的关系。大众化、通俗化不是要放弃科学性。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程度。把所要阐述和思考的历史问题,通过大众化的方式表述出来。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力求能够被最广大的读者接受。
通与专、点与面的关系。全书既有中国通史的贯通意识,又有各章节突出的问题意识。所谓贯通意识是使读者在看完本书后,对中国历史纵向过程有基本了解;所谓问题意识是抓住了各时段最为重要的历史问题,从问题引入,使读者对中国历史的横向深入有充分了解。
总之,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我们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通过与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比较,勾画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色。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从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中,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创造的辉煌文明中,科学地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
(本文刊发时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