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中国,我们看到信心”

2024-10-30 07:27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为什么说“在中国,我们看到信心”

2024年10月30日 07:27   来源:北京日报   高源

  “在中国,我们看到信心”——这是海外投资者的切身感受,也为无数成功案例所证明,而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信心。长期方案与具体举措,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开放的诚意。“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这是中国千锤百炼的深刻经验,是针对当前形势的鲜明宣示,同样是中国直面变局向世界提供的最宝贵的确定性。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4.2万家,同比增长11.4%。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跨国投资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为何外资纷纷“用脚投票”、选择中国?

  政策“组合拳”发力是直接原因。从提振社会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中国出台了一揽子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增量政策,不仅直接拉动眼前增长,更提振了各方对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期,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和发挥其增长潜力的决心”。政策效能的持续显现,带来了显著的支撑效果,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等亦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而往深里看,看好中国、加码中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里广阔的发展空间。“机遇”是外资企业战略版图上的核心关键词,中国超大的市场规模、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无数跨国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发展机遇。仅今年以来,就有大众汽车、西门子、宝洁、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在华新建或升级了研发机构。“在中国,我们看到信心”——这是海外投资者的切身感受,也为无数成功案例所证明,而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信心。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而中国成为最具确定性的一片热土。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的操作比比皆是,但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以实际行动兑现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从多次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从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到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长期方案与具体举措,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开放的诚意。“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这是中国千锤百炼的深刻经验,是针对当前形势的鲜明宣示,同样是中国直面变局向世界提供的最宝贵的确定性。

  科技创新决定未来,看好中国、加码中国,当然离不开“科创”加成。《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以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再登榜首。如今,无论是航天、导弹等尖端领域,还是5G、新能源汽车等民用产品,越来越多中国“智”造被世界看见,许多人惊觉“中国科技事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试图解码“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英国《经济学人》的一篇相关文章,总结出资金、设备和人才三项因素。仅从人才来看,中国工程学位获得人数是美国的7倍,本科阶段培养出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美国的2.5倍。当然,科技腾飞绝非几个元素的简单叠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中国“智”造的力量还远未达到极限。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国市场的“水温”如何,前沿企业感受最为敏锐,其选择也最能说明问题。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下周开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第二届链博会预计下月开幕,境外参展商比例达32%,超过去年,其中美国企业居于首位,欧资、日资企业数量也大幅超过首届。事实说明,开放的中国是全球企业商贸往来、投资兴业的热土。此时再看某些西方政客、机构、媒体动辄炒作的“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奇迹终结论”等等,简直是“没有经济学意义的妄想”。往前看,发展前路上的偏见聒噪、围追堵截必不会少,但随着更多人看好中国、来到中国,推动中国市场越来越热络,那些冷言冷语又有谁会信呢?

  尽管尚未开幕,已有参加进博会的跨国企业迫不及待“剧透”精彩展品,直言进博会不仅是新品首秀的“流量密码”,更为产业生态发展搭建合作之桥。一个坚定改革开放、锐意科技创新的中国,正持续释放更强的中国“磁力”,完全可以相信,下一个“中国”,必将还是中国。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