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提议:希望动车可以增加“冷漠号”车厢,里面坐着都是一样的人:不喜欢打电话,不喜欢出声说话,不喜欢来回走动,即使是和亲友一起乘坐,也不愿意叽叽喳喳聊个没完,只喜欢一屁股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玩手机、看书,插着耳机看电影、听歌或是睡觉,每个人都通过冷漠保持这个车厢死一般的沉寂。(5月20日光明网)
动车增设“冷漠号”车厢,网友这样的提议貌似道出了不少网民的心理诉求,否则也不会一呼百应,使得网友纷纷评论点赞。然而,“冷漠号”车厢的落脚点不该在“冷漠”上,而应该看做是乘客对于安静的动车环境的美好期许。
显然,“冷漠号”车厢的本意并非我们理解的人情冷漠,而是意指在乘坐动车时不愿被部分群体的“不文明行为”所打扰,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或者“美少女”。不少人希望在动车的旅途中听听轻松的音乐,看看窗外的风景,想想未来的人生,或是单纯享受一个舒缓宁静的环境。然而,这一切却总是被车厢中的“纷纷扰扰”所侵袭、萦绕、摧残。
动车上的“不和谐”因素尤以“熊孩子”杀伤力最强,吵吵嚷嚷,乱跑乱动。有些乘客虽然嘴上不说,却因被打扰而心有怨言又难于启齿。毕竟是小孩子,不想被人说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于是只得兀自忍耐,把美好的安静时光白白浪费。而万一遇见同行搭话唠嗑的,旁边无所顾忌煲电话粥的,叽叽喳喳聊天瞎掰的,动车旅程就更是宛如折磨。
过惯了城市的熙熙攘攘,历经了动车的吵吵闹闹,人们更加期待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哪怕只是片刻安宁。于是“冷漠号”车厢的提议一呼百应,网民纷纷张口叫好,拍手称快。
从中不难看出网民的心理诉求:正是有了乘坐动车时的“闹心遭遇”,对于这样的提议才满心欢喜。
因此,制造“噪音”的当事群体,是否应该反思己身?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界限是不打扰他人。当“熊孩子”淘气影响到他人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拿出该有的姿态,有没有反思孩子的教养问题。当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时候,有没有换位思考周围乘客的切身感受。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适当地给嘴巴“把把门”也是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
设立“冷漠号”车厢,或许不只是网民的集体诉求就可以兑现的。但众多网友的鼎力呼喊,说明他们内心的期待值是很高的。我们不应该在“冷漠”上大费唇舌,毕竟其本意只是希望有一个安静的乘车环境,与“冷漠”并无太大瓜葛。与其说是网民对于“冷漠号”车厢的殷殷期待,不如说是乘客对安静乘车环境的一致憧憬。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