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车厢困局” 我们该如何选择?

2015年10月22日 07:24   来源:羊城晚报   方三

  地铁不文明现象早已见惯不怪,无论是小孩脱裤撒尿,还是情侣激情互摸,至于隔空骂战、冷嘲热讽,更是稀松平常。这次不同的是,眼镜男在上海地铁车厢破口大骂、出口成脏,惹来一名黑衣大汉按捺不住,给他一顿暴打。果不其然,这种“活该被打”的声音迅速在网上占据主流。

  不少网友为黑衣男的“见义勇为”点了赞,而一些媒体则给“以暴制暴”以差评。意见双方针尖对麦芒,这很让人为难——设身处地而言,面对这么一个渣男,吐痰不说,还“滚”字连篇,推搡老人,我们如何应对?和他对骂,实在太过不堪;沉默不语、低头他顾,这很像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挥舞拳头、修理野蛮,却又违反了法律。

  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彼时彼境,我们该怎么是好?思来想去,答案似乎无解,单靠道德或法律恐怕都很难得出完美的解答。只把嚣张跋扈看作道德的低劣,渣男的语言暴力又该如何计算?单纯给拔刀相助扣上以暴制暴的帽子,道德底线又如何去捍卫?在此种情况下,道德与法律并非两座孤岛,而更像是一种交融的姿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间的灰色地带,随着社会形态的进化,只有不断延伸。

  在笔者看来,如此种种,并非世风日下,只是新状态陆续浮现。就连“落水救女友还是救母亲”这样的千古难题,也是最近才有了标准解答——不救母亲将构成“不作为犯罪”。都是救人性命,为何总要进行“道德捆绑”、“司法解释”?还是法国作家贝尔纳说得好,如果卢浮宫失火,“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面对类似的“车厢困局”,站在道德与法治的三岔路口,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实在难以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世事总是太过复杂,远远不止视频中人一句“打人是不对的”就足以打发。如果每人心中对公序良德保持一种敬畏与尊奉,那么坐言起行起码不会错得太过分。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