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民罗先生向媒体投诉,说自己在乘坐高铁时,在餐车上遭遇“强制消费”——如果坐在餐车里,就必须要买一杯价值88元的茶水。乘务员屡次推销,最后罗先生烦不胜烦便买了一杯。“如果不想买茶,可以不坐在茶座,坐在吃饭的座位。”列车员表示,这节车厢共有10个餐桌,其中4个被改成了“茶座”,只有喝茶的乘客才能在这里坐。记者看到,这杯价值88元的茶,就用一次性纸杯盛着,上面飘着一小撮茶叶。(8月31日《扬子晚报》)
关于此事,所谓“强制消费”一说,似乎并不精确。因为众所周知,高铁餐车乃是经营场所,“要求乘客先消费,再使用相关设施”,符合起码的钱货交易逻辑。然而问题在于,高铁作为公共出行工具之一,是否有资格进行深度的商业开发?特别是,在不少乘客基本需求尚且无法满足的语境下,其还拿出稀缺的空间与座位资源满足“高收费”的服务项目,这无疑令人难以接受。
高铁的复杂性在于,其固然有公益性的一面,又面临着更为迫切的经营压力。明乎此,公众其实应该可以理解,高铁千方百计创收的努力。可是很可惜,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尝试,高铁运营方仍未找到“车厢商业”的有效模式。多数时候,他们只是通过超高的定价、超低的成本,来赚取有限的超额收益。这一生意路数,本质上乃是以透支自身声誉为代价,依赖“价值不对等”的交易攫取短利——天价盒饭、茶座消费等,皆属于此类。
高铁上的“车厢商业”,或许还处于摸索和试错的阶段,由此不断引发民意反弹,着实不足为奇。且时至今日,仍未有一套兜底性的规则体系,来对高铁上的车厢商业加以规束。比如说,铁路方面并没法规条文,对餐车售卖食品予以规范;具体管理过程中,路局和铁总还存在着一定的衔接不畅或功能重叠……诸如此类,缺乏标准化的整合,高铁车厢商业可谓乱象重重。
餐车是否可以改造成茶座?茶座又是否可以收取高价?为此求解,首先要厘清一个根本的前提。那就是,“车厢商业”不同于一般商业形态。其并不能简单地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追求,而只能在满足乘客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富余资源”谋求合理的收益。以此比照,我们大致可以断定,某些高铁列车上过度的、极端化的商业开发,显然是有待商榷的。
可以预见,缺乏顾客认同、不断引发摩擦的生意模式,注定不会成功。高铁上的车厢商业,亟待摆脱“质差价高”、“强迫消费”的野蛮形态,从而寻找新的生存方法。我们期待着,经由精致化的设计、运作,独特的列车风情,能够转化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倘若足够用心和聪明,火车便当、列车咖啡等等,原本都可以被塑造成柔软的情怀寄托;可现实中经营者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的做派,却将之变成引燃矛盾的焦点。这一切,怎不让人唏嘘不已?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