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摘穷帽” 精神扶贫“拔穷根”——江西寻乌的小康实践寻乌县南桥乡南桥镇绿博蔬菜基地农户徐学江将黄瓜装箱(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贫困的父子,平时好吃懒做,别人出去打工,他俩觉得辛苦,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自家几亩地荒了也不管。镇干部多次劝教无果,但又不能看着他们饿着,无奈给父子俩吃了救济粮,于是每个月底父子俩准时出现在镇政府民政助理面前。有次,民政助理有事请假晚到几天,这位懒汉父亲竟然质询民政助理,为什么没有按时给他们发放救济粮?他还嘲笑同村人没有他们聪明,放下好好的“便宜”不占!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某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对口帮扶单位想尽办法“化缘”找资金,准备帮村里硬化三公里的道路,原本就资金有限,帮扶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希望村里每户出劳力,没想到一些村民说法让人心寒:“要帮我们就给我们完全弄好,还让我们去干活……”
相信类似这样的扶贫故事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在哭笑不得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反思。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多方施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尤其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做了大量工作。不少地方的百姓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劲头十足。
但同时也看到,随着这些年政府对扶贫越来越重视,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把扶贫帮扶当作“天上掉馅饼”,“你急他不急”“上动下不动”,有的甚至消极无为,好逸恶劳,认为我没吃没喝,政府会按时给我,帮我脱贫,更是每位干部的分内之事。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它使人消磨意志,失去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其最终的后果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脱贫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连续被扶持多年,却依然贫困,或者在短暂脱贫后又再度返贫。
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精神脱贫。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就会真正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就会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
精神扶贫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简而言之,一要实行观念扶贫。引导农民树立自力更生、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二要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重在扶智、扶文化。教育上去了,贫困地区的孩子真正走出了大山,全家彻底脱了贫,而且这种榜样和示范作用无法估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三要抓好党建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医疗、农村文化等社会事业,让贫困群众增加更多技能,有更多的保障。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扶贫也是一样,物质生活的贫困需要帮扶,精神扶贫更不能忽视。精神失守就会缺“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得了“软骨病”即便再多的人帮扶,也难扶得起。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