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不想上学,说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喂了药;怕被爸爸打,费尽心思写下四次被“抢钱”经历;500元压岁钱充Q币,谎称自己回家途中被抢劫;不想分手,说自己脑子里长个瘤……这些谎言,都是从孩子的嘴巴里说出来的。记者注意到,其中不少谎言的“故事架构”,主要来自电视剧。
杨朝清(湖北 教师):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全面剖析和批判了电视传媒所主导的文化。他指出,在电视剧蒸蒸日上的时代,电视剧改变了公众话语的意义和内容;许多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严肃的历史也难免会遭受娱乐化的解构。在电视剧中,一些成年人在工具理性的裹挟下,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这样的戏剧化呈现,在增添电视剧吸引力的同时,也难免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示范。
主持人:爱看电视剧,所以学会了说谎。这样的逻辑成立吗?
卞广春(江苏 职员):孩子说谎,是个坏毛病,得治。但给说谎的孩子打什么针、吃什么药,却是个技术难题。对症下药,也许能药到病除,可是,孩子在一天天成长,如果庸医出场,打错针、吃错药,不仅治不了病,还会延误治病的最佳时机,甚至耽误治病,扩散病毒。虽然孩子说谎跟电视剧的情节、故事相仿,但却不能归罪于电视,怪电视也没有用。
主持人:大人们如何面对孩子的谎言?又有何“药方”?
苑广阔(广西 职员):作为成年人,至少要学会以身作则,尽最大限度做到在孩子面前不撒谎,毕竟在一个被谎言包围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长”出具有诚信品质的孩子的。当我们给孩子做好了诚信的榜样,再来深究孩子为什么要说谎,然后对症下药改变他们说谎的坏习惯。孩子之所以要说谎,无非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想掩盖一些不想让大人知道的东西;二是想通过撒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孩子的家长,在觉察到孩子说谎以后,都要和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多听听孩子内心的需求,探究他们在谎言背后隐藏的真实的声音和诉求,让他们感受到大人的关注与呵护。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