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PMI表明中国经济仍处回暖状态

2016年05月03日 07:33   来源:中国网   莫开伟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指数,制造业PMI50.1,高于50的枯荣线,但3月PMI为50.2,略微回荡0.1个百分点;不及50.3的预期;官方非制造业PMI53.5,前值53.8。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与去年同期持平,表明中国经济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走势比较平稳,也显示中国经济从位于反复震荡的探底阶段进入了上行通道,为今后几个月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了一定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解读,4月PMI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受投资回升、房地产回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连续扩张,并保持平衡增长。表现为生产指数为52.2%,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但高于一季度均值0.9个百分点。二是在稳增长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市场需求继续显出温和回升态势,表现为51.0%新订单指数仍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三是由于近期市场预期向好,原材料采购价格进一步回升。表现为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7.6%,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新高。四是消费品相关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烟酒茶、医药、汽车等制造业PMI均高于制造业总体和去年同期,表明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起到积极作用。五是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0.3%,表明全社会消费信心增长,企业对未来发展持续看好。显然,五个特点也显示出了中国经济局面积极向好倾向,是可喜的变化。

  但要看到,PMI尽管仍处荣枯线以上,但由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季度在整体投资好转情况下,但制造业投资仍有所回落,也会影响制造业生产进一步回升。因此,要巩固来之不易的PMI,并避免PMI再滑到经济收缩区间,以便筑牢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还需从四方面努力切入:

  一是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2%,比上月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虽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有所收窄,后续发展潜力不足。这需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生产发展前景调研,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尤其鼓励制造对国内外制造业产品发展趋势作出准确予评估;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再设立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提供优惠信贷等措施,并结合供给侧改革,帮助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产能结构,加快兼并重组改革步伐,实行全行业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彻底走出经营困境奠定基础。

  二是新订单指数为51.0%,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虽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受到国内外经济缓慢回升影响,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呈扩张态势,但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表明新订单指数回升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生产能否扩大,能否增强市场竞争力;若增长基础不稳定,会使中国制造业生产再次陷入萎缩,既会影响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更会让大量民营制造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当前应对制造业除继续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免税费之外,更应加大外贸体制改革力度,鼓励外贸企业加大制造业产品出口力度,助推制造业复兴。

  三是从业人员指数降为47.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收缩区间,这表明制造业生产成本加大、经营利润减少,用工能力下降,这应该是当前大型国有制造企业尤其民营制造业普遍遭遇的困难。对此,政府应有所作为,应将降低制造企业员工“五金一险”交纳比例落到实处,并积极实施激励“双创”等扩大就业政策,对制造业扩大用工予以补贴及豁免相关职业培训费用,遏制对制造业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制造业经营负担。

  四是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回落,虽降幅收窄,但仍显生产处于颓势,开工生产能力不足。这需政府机构对产能过剩企业加大去库存力度,同时淘汰部分僵尸制造业,盘活整个制造业产品存量,挖掘整个制造业生产潜能,从而带动制造业生产扩大。

  总之,中央政府只有根据PMI具体相关数据,在继续推进各项经济改革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灵活性的经济刺激政策,并加大托底政策力度,防止经济断崖式下跌,中国经济才能真正保持企稳增长态势。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