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由‘德阳三星堆’说冠名之乱”之后,读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作家李辉呼吁将安徽黄山市改回“徽州市“的文章。李辉对乱改地名的现象多次表示过不同意见,早在1998年,他就呼吁过恢复“徽州”地名。他认为,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徽州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性文化的代表。无论是徽派建筑、徽商、二百年前的“徽班进京”、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还是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批著名的徽州籍历史人物,都证明徽州是连接现实与传统的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一切,是“黄山”二字所不能包容的。
尽管包括我在内许多人都表示过与李辉相同的诉求,但是,“可惜从此无徽州”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变。近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开会,要求清理不规范地名,保护地名文化。在此背景下,李辉再次呼吁将安徽黄山市改回“徽州市”,引起热烈的关注。当愿能乘这股“保护地名文化”的东风,对地方更名乱象进行有效的整治。
这些年来,不时有改动地名的消息传出。最常见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风景区所在地以景点名改作地名,如湖南的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四川的灌县改名都江堰市,福建的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等。这些地方的改名换姓,是为了借助山水名胜增强地方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如果原来地名的历史文化含量不大,改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需要认识到,地名往往反映着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应重视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轻率变动,不要因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牺牲悠久的历史文化。像将海南省的通什市改名五指山市,就值得斟酌,因为这个地区的居民多黎族,地名通什用的是黎族语言,是全世界的唯一,现在改叫五指山,其特有的民族文化韵味就消失了。至于以黄山代换徽州,尽管黄山确是一座名山,但相对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来说,改名也是得不偿失。即使从吸引游客的角度来说,放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旅游业也难于有效地发展起来。
热衷于改地名,还有一种情况,是嫌原地名不气派,不吉利,不响亮。要把“羊栏镇”改为“凤凰镇”,“狗岭”也改成“凤凰岭”,主张把“石家庄”改成“正定”,等等。实际上,这些地名原汁原味,保持着较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不必要改动的,改动了反而可惜了。如今现代化的北京城里,仍保留着“公主坟”“八王坟”等地名,并没人觉得不吉利。繁华的上海市区,也仍然保存“小木桥”“大木桥”等地名,也没人认为不气派。再说,对一些名称,用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河北的完县,因觉得“完”意味着完蛋,完了,不吉利,遂将县名改成顺平,可也有人说,“完”可以理解为完整、完美、完好、完满,为什么要改呢?
乱改地名,割断了历史,践踏了文化,在这方面我国历史上有过两次特别的疯狂。一是汉时的王莽,将郡国改名75个,占全国郡国总数73%,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片混乱。另一个是“文革”期间,把不少原有的地名作为“四旧”改了,沈阳市原来的铁西、皇姑、东陵等十一个市区名称,全部被改叫红旗、八一、向东等十一个新名,也是造成一片混乱。
乱改地名,是一种忽视历史文化的盲动浮躁,但愿在这次清理不规范地名的活动中,增强“保护地名文化”意识,引发出对保持地名相对稳定性,和更改地名科学性的重视。对于已经改动的地名,则应分别情况加以处理,对象徽州这样承载着丰富文化信息与持续千百年情感传承的地名,宜复名,而对一些改名多年,公众也逐渐接受了的地名,也就不一定复名了,以免“再折腾”,只是今后在更改地名上再不要轻举盲动了。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