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顾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规律搞绿化,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又是一年春来到,柳絮纷飞惹人恼。日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布将对杨柳雌株注射药物等方式抑制飞絮,减少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杨柳飞絮本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每年初春在不少北方城市引发的“烦恼”,则源于城市绿化在树种选择时考虑欠周全。产生飞絮的杨柳树,大多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刚起步,杨柳树因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对防风固沙、改善环境能发挥重要作用,于是被各地广泛种植。但随着环境不断变化,过去的绿化功臣如今成为城市的烦恼。北方城市种树不易,大量砍伐并不现实,因此,北京市有关方面只能采取“打针”“洗澡”等办法最大限度抑制飞絮,今后只能结合城市建设和绿化更新改造逐步替换杨柳树雌株,从源头上杜绝杨柳飞絮的产生。
其实,城市绿化中的类似烦恼并不少见。小叶榕等热带树木生长快,四季常青,观赏效果好,于是近年来云南、湖南等城市纷纷引进作为城市绿化树种。然而,由于这些城市冬季气温低于小叶榕的生长要求,于是冬天一到,只能给这些外来树种“戴帽子”“穿裙子”防冻,养护成本很高。去年冬季一些城市遭遇极端低温天气,结果引进的热带树种还是大量死亡了。
种树,本是为了改善环境、修复生态,不能为了追求观赏效果、生长速度而忽视自然规律。在参天大树与小树苗之间选择大树,在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之间选择外来树,现实当中,这种舍弃乡土树种、盲目引进外来树种等导致环境破坏事与愿违的例子并不少见。这种不顾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规律的城市绿化,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尊重自然规律,是包括种树在内的生态建设必须遵循的不二法则。“适地适树”,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来营造适度、合理的空间环境,就是种树应遵循的自然规律。城市绿化只顾“好看”的话,就可能烦恼不断,甚至事与愿违。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