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取消笔试面试 “农特招大礼包”要精准投放

2016年04月12日 14:05   来源:燕赵晚报   朱清建

  复旦大学10日发布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腾飞计划”重大改革:今年招生计划不超过400人,占复旦总招生计划数的13%以上,并取消往年的笔试面试,同时可享受学校全额资助进行海外交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复旦“腾飞计划”中,有意向报考的边远、贫困地区的学子不必远赴千里之外参加笔试、面试,可以减轻较大的经济负担。此外,高考统招中,复旦大学2016年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人数也将有所增加。(4月11日《京华时报》)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之一,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今年将实施针对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腾飞计划”,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农特招,其大礼包相当诱人,招生人数不超过400人,是2015年复旦大学在高考大省山东的文理招生计划人数的近6倍(山东69人),而且,将取消笔试和面试环节,特招生还能够享受学校全额资助到海外交流。如此优惠力度,如此大礼包,怎不让人惊叹。问题是,你有没有犯“红眼病”,嚷嚷不公平?

  这个农特招大礼包是对此前和当下城乡教育不公的一个补救性举措,此前就有了对“教育贫困”地区的划定,那是些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教育资源、投入、成绩皆贫瘠……从教育经费的角度,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然后是一般市县的学校。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相差悬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拉大,人才流动的不合理性使城乡教育产生了二元化。于是,“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但最终受害者则是万千“教育贫困”地区的学生。所以说,复旦大学的“农特招大礼包”,就是弥合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强力举措,教育优势地区别犯“红眼病”,要不,你也与这些地区的学生换一下环境?

  但是,巨大利好之下,“红眼病”势必会引来腐败与人为操作可能性,因此,我们要做好特定农村学生的身份核查,谨防“农特招”移民,严格把关,确保“农特招大礼包”砸到“教育贫困”的农村地区学生身上。在学籍维护和使用诸方面,要进行制度设计,设立防火墙,堵上一切可能成为特权者、富贵者投机的政策漏洞。当然,更要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确保“农特招大礼包”精准砸在农村“教育贫困生”身上。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