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京 摄
4月6日晚,随着国家大剧院最新制作的瓦格纳歌剧《唐豪瑟》的上演,为期103天的2016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也拉开了帷幕。
我们知道瓦格纳的任何一部歌剧的上演对任何一家歌剧院都是巨大的考验,不管是角色的演唱,乐队的演奏,还是舞美的设计,瓦格纳音乐戏剧的巨大考验已经是个世界性歌剧演出的难题。虽然国家大剧院早在2012年,便已制作推出《漂泊的荷兰人》与《罗恩格林》两部瓦格纳“浪漫主义歌剧”,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诞辰200周年,但此后,国家大剧院一直没有轻易制作一部新的瓦格纳歌剧。时隔四年,随着每年大剧院已经能接连上演多部大制作的歌剧,在舞美、舞台经验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后,今年的歌剧节终于再次尝试制作瓦格纳的歌剧巨作。随着此次《唐豪瑟》的首演,国家大剧院已将瓦格纳“浪漫主义风格”歌剧全部搬上舞台。
这一版本《唐豪瑟》的导演与舞美团队是曾经给国家大剧院制作过贝利尼《诺尔玛》的意大利导演皮耶·阿里与他的团队。在此版制作中,他将舞台中心设计为一座巨大的类似宫殿的“建筑”,“建筑”的两侧是两排阶梯,在旋转到侧面时阶梯上方一侧是一扇打开地狱淫乐之门的维纳斯城堡大门,另一侧则有圣母雕像,这种设计既节省了舞台布景的时间,又在旋转时让观众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加上使用了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被频频使用的投影技术,可以让舞台瞬间变换成带有各种寓意的空间,并且,让舞台呈现更加精彩。此外,这个“建筑”的另一好处是等于在台上搭建了一个声音反射板,让舞台上的歌声能有更好的反射角度,所以这次的舞台声音是几次国家大剧院瓦格纳演出最好的一次也就不稀奇了。
在当晚演出中,国家大剧院乐队与合唱团也以一种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合唱在瓦格纳这部《唐豪瑟》中的作用是他所有歌剧里最重、也是写的最精彩的,从开幕的维纳斯城堡女仙合唱,到歌手比赛骑士合唱,再到三幕里最重要的“朝圣者的合唱”,再到尾声的救赎大合唱,几乎合唱团需要从头到尾释放所有的关键剧情段落的最大冲击力。这次合唱团的表现是国家大剧院三次瓦格纳歌剧演出中最好的最完美的一次,声音的冲击力与声部的搭配融合都是一流歌剧院的水准。
乐队从序曲开始就能直接抓住观众的心,层次感清晰,看得出是为这部作品做了充足的准备与排练。指挥吕嘉先生对这部今年歌剧节开幕大作也是尽心尽力的钻研。2012年两部瓦格纳歌剧的指挥给这次演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他用较为偏快的速度指挥整部歌剧,让剧情更加紧凑与流畅,而且他更加愿意突出这部瓦格纳早中期作品里,意大利歌剧与法国大歌剧对瓦格纳的影响。
此次《唐豪瑟》请到的几位都是世界一流歌剧院的一线演员,尤其是他们都有瓦格纳歌剧院的演出经验与水准,特别是扮演伊丽莎白的芭芭拉·哈维曼,第二幕开唱的一段高难度咏叹调“亲爱的大厅”让全场观众见识了一流瓦格纳女高音的实力,第三幕开场的“全能的圣母”更是唱的如泣如诉感人肺,谢幕时她也受到了如同女王般地欢呼。男高音恩德里克·沃特里希,其实也是实力有保证的一线瓦格纳男高音,开场的演唱也是令人惊艳,但到了第三幕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他对角色熟悉与表演还是令人信服的,而且瓦格纳男高这一世界性难题即使到了欧美大剧院也是一筹莫展的一个大难题。
瓦格纳这部讲述从堕落到救赎的歌剧终于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呈现了。接下来参照瓦格纳的创作足迹,由国家大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巴登-巴登节庆剧院、波兰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于今年3月19日在巴登-巴登节庆剧院首演后,将于明年亮相国家大剧院;2018年,还将上演由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纽伦堡的名歌手》。我们期盼着有更多更好的瓦格纳歌剧制作在今后的国家大剧院舞台上呈现,也希望国家大剧院从这次成功的《唐豪瑟》演出中吸取更多的好的经验,继续带领观众深入探寻瓦格纳伟大的歌剧世界。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