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承包费”是咪表监管改革契机

2016年03月25日 07:25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风雨相伴十余年的广州咪表再次引发舆论关注。这次是因重估咪表承包费。市交委发布公告称,“广州市中心城区咪表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标准评估服务采购项目”日前进行了开标,评标委员会最终确定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标。

  这是否意味着,公众呼唤已久的咪表收支公开终将揭开神秘面纱呢?尽管咪表收费已数次提价,但两家咪表经营公司却总是强调成本高,而当面对舆论公开账本的吁求时,企业就以“商业秘密”为由搪塞,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也不置可否。最终,全国收费最高的广州咪表就这么“蒙查查”地收着。但愿此次第三方评估能令咪表经营的真相大白。

  事实上,此次承包费标准的重新评估也是舆论推动的结果。自2014年8月起,广州市区约6000个咪表收费从每小时8元涨到16元,价格翻番,一举摘下“全国最贵”的桂冠,但咪表经营者的承包费却原地不动,涨价收益的归属引发如潮质询,也成为今年广州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因而,重估承包费标准势在必为。有消息称,经重新评估后的承包费将从2014年算起,这或许多少能平息公众的不满。

  自2000年广州“试行”咪表经营,一“试”16年。或许,当初决策者也没料到小小咪表会引来如此多的波折。从占用市政公共资源经营合法性公平性的争议,到咪表乱收费乱涨价引发的舆论反弹,再到后来中心城区大幅提价“治拥堵”说的纷争,以及咪表监管中是否隐藏腐败等公众质疑,这些年来,咪表经营的诸多乱象屡被曝光,也将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次次推向舆论漩涡。

  作为舶来品,咪表经营在国外历时长久,且有成熟模式。近二十多年来,内地引入的城市据称不下50个,但最终大多都无疾而终。广州的咪表虽屹立不倒,但其运作方式与国外却有很大不同,加之信用环境的差异,相当程度上要靠人工收费及管理的弥补,这也大大增加了咪表经营的成本及复杂性。因此,借助对咪表承包费的评估,其实也应对咪表“试行”以来的经险教训,以及经营机制、监管方式等重做一番审视研判。

  咪表可看作城市的微循环部分,若微循环不畅,城市同样可能“头晕目眩”。尤其是在汽车时代,停车问题是城市公共服务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在此语境下,咪表经营的功能定位至关重要,是将其当作单纯的赚钱工具,还是作为公共设施的组成部分?如考虑到咪表经营的特殊性,能否将其中的部分岗位,用来扶持城市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即便是市场化经营,该不该有暴利、是否应兼顾居民的公共福利?比如,晚上给居民免费停放等。所有这些,无疑都应纳入综合考量。

  单就监管而言,如何使咪表经营权的授予更加公开透明,体现公平公正,减少权力寻租机会,无疑更令人关注。人们不会忘记,在去年市纪委的通报中,因咪表经营,有22人涉腐,其中11名党员干部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处理。类似深刻教训,显然应引起决策的警醒。总之,此次评估实应作为咪表经营监管改革的契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