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委日前发布公告,就中心城区咪表经营权有偿使用费(俗称“占用费”)标准评估服务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将提出去年8月1日停车费调整后“占用费”的具体调整意见。招标文件提出,将在保证两家经营单位正常运营及相对合理稳定的利润下确定“占用费”征缴标准。(据昨日《羊城晚报》)
广州去年大幅提升停车费收费标准之后,理应同步调整的咪表“占用费”一直无动作而遭持续质疑。如今算是亡羊补牢,但仍有让人疑惑之处。如文件提出“保证两家经营单位正常运营”,与《广州市停车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改变咪表特许经营、经营权公开招标的正确取向存在明显的矛盾。这是否意味着真正实施咪表经营权公开招标遥遥无期?或者是预判再次公开招标的中标者也非现经营者德生和电子泊车两家公司莫属?倘若如此,不仅咪表“占用费”标准评估意义已经大打折扣,而且停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诚意也存疑。
在如上疑惑尚无定论之前,退一步设想是以现有的两家公司为样本来评估咪表“占用费”标准,那也须有严谨的细节设置。一方面,基于资产评估、环境评估等机构错漏百出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咪表“占用费”标准评估的准确度也可能被怀疑。尤其是咪表被指“暴利”经营,停车费标准成倍上涨的获利应更丰厚,咪表经营数据真实与否直接左右“占用费”标准的考量。基于两家咪表公司曾被发现存在随意施划泊位、多划少缴、多达70条路段无缴费记录以及乱收费等诸多问题,咪表经营成本和利润的数据如何取得就至关重要。若简单以咪表公司单方提供的“糊涂账”为据,则完全可能被之“绑架”,且无法消除公众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确定咪表“占用费”标准要考虑咪表公司取得相对合理且稳定的利润,这点不错。但由于咪表泊位固有占用道路公共资源的特性,且车辆与日俱增、停车位稀缺等注定咪表经营足可轻松“坐地收钱”,其利润率多少才谓之“合理”就是一道严肃的考题。上次停车费调整时,咪表公司账本以“商业秘密”为由捂住,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对咪表实际数量及其收益持严重怀疑的态度,甚至爆发激烈争论。因而,此次咪表公司账本审核须有多方同时介入,而不宜由评估中标单位独家主宰,且形成的报告须公示征询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尚需指出的是,咪表“占用费”标准应随停车费上涨调整的呼声不息,而相关部门却一拖再拖,直至停车费涨价近10个月后才有评估调整的打算,时间上无疑已经严重滞后。鉴于此,职能部门为何迟迟没有行动,很有必要向公众作出充分的解释。停车费涨价以来咪表成倍增加的收入是让咪表公司全部据为己有还是进行追溯,也应有明确的说法。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