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落实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会议认为,钢铁行业要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另外,要严控新增产能,严格督查落实国家2013年有关停止备案新增产能钢铁项目的决定。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
事实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出台了相关的调控政策。可是,最终结果,不仅没有能够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决好,反而调控出了一波快速增长的行情,钢铁产能也从调控时的2亿多吨猛增到9亿多吨。而且,这期间,还出台过多次调控和压减产能的政策,也都没有起到就有的效果。
那么,此次去产能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取得预期效果呢,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如果说前些年产能过剩还能够依靠市场需求予以消化,至少不会带来太大矛盾的话。现在,市场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产能过剩形成的供应压力,包括钢铁、煤炭在内的产能过剩行业,已经普遍面临行业整体效益下滑、企业运行困难加剧、僵尸企业增多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了。所以,去产能工作决不能再有半点走过场、图形式的问题发生,而必须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抓好。就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下好三个“一盘棋”。
首先是全国一盘棋。由于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全局性问题,产能也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且大多是当地的GDP大户、税收大户、就业大户,指望地方政府主动关闭企业、压缩产能,可能性不大,效果也不会好。所以,必须站在全国和全局的高度,把产能压缩的目标确定好、计划制定好。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合理地对行业产能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弄清楚产能分布情况和哪些属于需要压缩的产能,提出压缩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根据调查情况,把压缩任务下达给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对被压缩的产能和处理的企业中,具有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产品、技术,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转让给被保留的企业,避免形成技术和优质产能的浪费。
也正因为如此,在去产能过程中,就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机械、僵化地把去产能任务下达给地方,而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该压缩的必须压缩,不该压缩的也不要下达压缩任务,真正把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能保留下来,把必须淘汰的落后产能彻底淘汰掉,使去产能工作不仅做量的文章,更做质的文章。
其二是行业一盘棋。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同一行业内部如何做好去产能工作,一是不同行业之间如何协调推进。就同一行业而言,产能过剩决不仅仅表现为总量压缩多少,更在于结构的合理优化,亦即既要压缩规模和总量,更要提高效率与质量,把全行业真正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压缩掉,把对市场产生不利冲击和影响的产能压缩掉。比如钢铁行业的粗钢,就必须尽可能地多压缩。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优质钢,则应当保留,并进一步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再如煤炭行业,也不是只能保留大煤矿,有些小煤矿生产的煤炭质量很高、安全状况也很好,就应当保留。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不同品种的煤炭予以合理定位,保留适度产能,切不可以大为上、以地区为上。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去产能决不能依靠某个行业单兵出击,而必须实现各个行业协调联动。因为,只局限于某个行业的去产能,而不将其他行业同步推进,就有可能对其他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如只对煤炭行业去产能,煤炭价格就会上涨,电力行业因为电价仍实行政府定价,或许影响不大,其他行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其他行业的去产能工作能够同步推进,价格也会因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就不会受到影响。否则,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各行业在去产能问题上同步推进,就能有效避免单兵出击带来的问题。
再者要政策一盘棋。2003年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宏观调控没有产生效果,甚至出现了越调控、产能越大的问题,此后的几次调控也形同虚设,根本原因就在于,政策的不协调、不同步、不衔接,没有做到全局、全国一盘棋。
以2003年的调控为例,表面上,力度很大,决心也很大,如对江苏“铁本事件”的查处。可是,紧接着,房地产市场放开了,新的一轮大规模城市建设也拉开了大幕。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调控,无疑只能成为摆设。纵然有决心对其进行调控,也敌不过大规模建设对钢材、水泥等的需求。不仅如此,路面机械等也成了抢手货,引发了这些行业的盲目投资、过度投资,又怎么可能不出现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呢?又怎么可能不出现越调控产能越多的现象呢?
所以,能否在政策上一盘棋,不各唱各的调、各拉各的琴,对去产能工作十分重要。应当说,目前在这一问题上是有共识的。关键是,面对经济的持续下行,会不会再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值得关注。
总之,去产能工作必须有“一盘棋”的意识,要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项政策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行。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调控失灵、去产能无效的现象,不会一边慢慢去、不边快快生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