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

2016年01月22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薛原

  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三冬”)开幕式上,一队队少年表演的花样滑冰赢得了满场掌声。为了十三冬开幕式上的这段表演,这些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中学的孩子已经训练了5个月。从最初婴儿学步般的蹒跚,到如今的行云流水,他们掌握了十几项花样滑冰动作。而十三冬对这些孩子们来说,还只是个开始。滑冰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下来。这段难忘的经历,会在更远的未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十三冬来到新疆,让世人了解到这里有着适宜开展冰雪运动的优质自然资源。而最该“享用”这些资源的,无疑是当地的人们、当地的青少年。借举办十三冬的契机,新疆在校园中广泛开展冰雪运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水西沟中学,就是其中的一例。

  实际上,新疆的冰雪运动并非一张白纸,也曾有过自己的骄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疆的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等项目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的佼佼者如男子速度滑冰选手刘龑飞,从1986年到1996年在男子1500米项目上获得十一连冠,称霸国内赛场;他还曾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但之后,新疆的冰雪运动陷入低谷,后继乏人。

  十三冬重新点燃了新疆冰雪运动的热情。而这一次,冰雪运动开展的模式已不再局限于竞技体育层面的精兵战略。北京2022年冬奥会“3亿人上冰雪”的愿景,为新疆冰雪运动的发展勾勒出新的图景。走进校园、走近大众,冰雪运动才能扎下最坚实的根基,获得最强劲的动力。

  在全国冬运会早期历史上,黄河以北的大多数省份都曾参与,但之后渐渐萎缩到只剩黑龙江、吉林和解放军维持了相对规模的竞技队伍。让冰雪运动再度焕发生机,势必要转换发展的理念,倾听大众的需求,跟上时代的脚步。

  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十三冬的价值,审视“以大赛带动群众参与”的目的,更能感受到,十三冬正处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转型的节点时刻。从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到冰雪运动的喜悦中,“不一样的冬运”由此开始,未来的模样也渐渐清晰。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让冰雪运动扎根民间    2015年10月09日
  • ·满足群众冰雪运动需求    2015年03月23日
  • ·发展经济就要乘势而上    2015年05月2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