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应急站不能搞形式主义

2016年01月13日 07:18   来源:法制日报   史洪举

  广州目前已建有约50个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但有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应急服务站大门紧闭,而且有不少市民“蒙查查”,不知该服务站为何物,广州应急服务站遇冷成为普遍的现象。广州市应急救援协会对此表示,市民知晓率低是多种原因造成,该协会在推进应急站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为了解决信息传播的问题,今年内将上线“应急通”APP,市民的紧急求助信息会被及时传达到附近的应急站,救援反应时间将大大缩短(1月12日《广州日报》)。

  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的建设及有效推广,将有助于社区居民获得应急救援知识、设备及帮助等。假使多数社区救援服务站能够被居民知晓并使用,那么对广大居民而言也是好事。但是,推广社区救援服务站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应稳步进行,达到节约资金和服务群众的双重目的。

  据了解,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是由广州市应急救援协会主办、广州市应急管理办公室指导的大型公益项目。设立一个应急站成本约为十万元,资金大部分由协会支出。十万元资金并非小数,如果投入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应先行考虑如何维护运营好现存的50个应急救援服务站,否则,不顾实际地再盲目建设站点,必将导致更多服务站形同虚设,严重浪费公共资源。

  按说,应急站设在小区内,承担着防灾减灾、科普、便民服务职能,是居民必不可少的设施。但不少街坊表示,虽然知道有这么一个应急站存在,却不知道其具体用途,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称,应急站目前没有开放,甚至连站岗的保安也表示不清楚有应急站。这一现状充分说明应急站在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着宣传不到位的地方,更存在着不契合当地真实需求、未做到共建共管的问题。

  其实,要想让更多居民知道应急服务站,最大限度发挥应急服务站的救援应急作用。可以探索以居民更加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如上线“应急通”APP,或建立微信公号,向居民普及基本应急知识和救援技能,告知距离最近的应急站点。最关键一点,要实现与小区或站点附近居民的共建共管。完全可以将基层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或热心居民,吸纳为兼职应急救援志愿者并给以适当补助。如此,既能避免连小区保安都不知道存在应急站的尴尬,更能让当地居民以主人翁的心态宣传推广,通过辐射传播方式让更多居民知晓、享受有关服务。

  只有边宣传推广、边逐步建设应急服务站,才能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的背景下,让应急服务站真正发挥作用。千万不能为了形式主义,本着求量不求质的心态一哄而上,建设大量长期闲置、劳民伤财的服务站点。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