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3领导得奖19项,这样的比赛令人生疑

2016年01月06日 07:15   来源:京华时报   何勇海

  2015年最后一天,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首届“镜头里的小金”摄影大赛落幕。获奖名单一公布,摄影界一片哗然。来自主办、承办单位的3位领导累计获得包括一、二、三等奖在内的19个奖项,另有多名无法核实具体身份的参赛者重复获得多个奖项。有参赛者质疑,“比赛太歪了”“是否有利益输送?”

  从报道看,本次摄影大赛旨在展示小金县的秀美山川、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广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可是,从3位主要领导获得19个奖项、多名其他奖项获得者无法核实身份的结果看,确有借摄影大赛为主办、承办单位主要领导谋取利益的嫌疑。按比赛规定,本次大赛一等奖奖金是5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手机类作品一等奖奖金6000元,大赛奖金共计30万元。镜头扫过小金的风光,奖金轻松落袋,就难怪公众要质疑了。

  这项摄影大赛由小金县政府、阿坝州旅游局、某风景名胜管理局等主办,由小金县文体广新局、县文联等承办,举办此次摄影大赛共计花费70万元,其中50万元为小金县的财政资金。动用公共财政资金搞摄影大赛,要不要保障比赛公开、公平、公正?当然要。那么,能不能用公共财政资金来满足主办、承办单位领导的摄影爱好,甚至是得奖嗜好?当然不能。否则,恐怕会有更多领导以艺术为名,以爱好为媒,举办自己擅长的这赛那赛了。

  问题还在于,领导获得19个奖项的摄影比赛,会严重损害比赛的公信力。对此,当地一领导称,自己是小金县公民,完全有权利和义务参赛,至于自己的作品获得多个奖项,与工作单位没有任何关系。也许,这位领导的摄影水平确实很高,可是,作为主办、承办单位的领导,主动回避以确保赛事公平,是各项赛事的常规做法,为何小金县的领导不能遵守?

  据称,小金县还将举办“笔尖上的小金”“歌声里的小金”等赛事。如果仍像摄影大赛这样,领导拿奖拿到手软,恐怕会生出更多利益输送的嫌疑,甚至给一些人创造便利,利用官员的摄影、唱歌、书法等爱好,以授奖为名,行“雅贿”之实。到那时,不要说展示小金县秀美山川的愿望要落空,恐怕还会折损了当地领导的形象。

  这些年来,一些落马官员的个人爱好常见报端,比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就爱好摄影,其摄影作品也屡获大奖,他为摄影“烧”钱千万,却未花自己一分,可见其爱好或是真、敛财更不假。利用公权力培养私人爱好,不仅爱好被严重异化,也会为当官从政埋下隐患。至于小金县的比赛,到底有没有利益输送,真要好好查一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