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聚焦《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一张图”,展开“一盘棋”建设,交通、生态、产业转移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除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成果,还有一些难题待解,比如压减产能致河北经济发展“伤筋动骨”,承接地对承接项目出现同质化竞争。(12月30日新华社)
一年多来,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核心和首要任务,三地政府协同作战、多措并举,在产业转移、生态共建共享、交通一体化等多个方面,迈出了诸多振奋人心的步伐,京津冀协同效应正在释放。
一组组数据让人充满期待。以环保为例,2015年1-11月份,河北共压减炼铁557万吨、炼钢630万吨、水泥620万吨、平板玻璃443万重量箱……其决心可谓壮士断腕甚至是“伤筋动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12月30日对外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其中2020年的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四成。届时,天空会变一个模样。
看到喜,也要看到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中喜忧并存也是正常的。众所周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既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就像改革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在实践中边推进、边摸索、边总结,障碍要一个个破解,问题要一个个解决,首都要慢慢地有序地“瘦”下来。
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障碍。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天津经济发达、财力雄厚,而河北实力较弱、居于劣势,影响了产业的合理布局。比如,河北各园区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表现出极大热情,但由于“僧多粥少”,导致“饥不择食”,出现同质化无序竞争。这一问题不解决,将来可能出现新的“城市病”。
早在2015年2月,习近平就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明确”: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明确,方法要明确。就方法而言,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因此,既不能有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的心态,也不能简单化切蛋糕、盲目无序推进,要在规划统筹上做好“准、透、深、实”这一“大文章”。
因此,在《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还应尽快出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细则,进一步明确三地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周边地区贴北京边缘“摊大饼”式发展,继续走老路子。总之,协同发展难题在规划,根本出路也是在规划,只有加大规划统筹力度,才能克服产业布局同质化,避免无序竞争,确保在一个目标下协同、一张蓝图下推进。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