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学是汉口学院财会专业大四的学生,参加今年研究生考试时,意外发现了“泄题”一事。28日上午,周某向记者回忆说,考研第一天下午5点05分左右,他刚参加完英语的考试,因感觉肚子不舒服,就去了厕所。约1分钟后,厕所进来了两名男生,然而,这两名男生的对话却让他感到恐惧——他们谈论的是英语试卷的泄题与各自所获得的答案。(12月29日《武汉晚报》)
考研泄题传闻传开后,舆论把反思的焦点放在了舞弊入刑上。这是应对考试舞弊的制度化思考,自然必要。但是,在思考如何应对和处理考研泄题传闻时,首先应该做的还是还原真相。如果没有真相的还原,反思就可能陷入一种空洞的说理状态,而且随着舆论热点的转换,如何治理考试舞弊的话题也可能被新的舆论话题所替代。最终,看似共识已经达成,但实际上人们只是表达了普遍的看法而已。至于共识是否已经成为实际工作的思路,则未必乐观。
首先,还原真相是制度处罚的基础。按照最新法律规定,考试舞弊、泄题可以入刑已经成为真实的处罚措施,如果有人触犯了以上法律规定,自然需要接受相应的法律制裁。关键是,真相是否可以水落石出,法律规定是否会启动?如果真相可以得到还原,那么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次严重的泄题事件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难得的彰显法律威力的契机。而如果真相难以得到还原,或者难以得到全部还原,那么即便法律规定已经完善、足够严厉,对于现实中出现的泄题传闻还是将“隔靴搔痒”——法律制裁根本不会启动,或者真正的幕后黑手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这显然会影响到法律的效力,影响到法律敬畏的养成。
其次,还原真相是消除焦虑的关键。一方面,当传闻没有得到确认时,人们会在传播传闻时夹杂更多的传闻,甚至是谣言,结果问题可能被夸大、扭曲,公众情绪可能因为信息的模糊和不对称处于焦虑的状态——他们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传闻让他们不自觉地把问题看得更严重。另一方面,即便考试舞弊可以入刑,人们依然会对制度半信半疑,依然会对事件处理的公正将信将疑,这是公信力下降时的“塔西佗陷阱”。只有让人们看到更多真相,看到事情处理的全过程,人们才能恢复对制度的信任和信心。所以,职能部门在作出及时表态的同时,也应该着力推进事情的调查——事情真相的还原程度,决定着人们对制度的信任程度。
当然,因为涉及的面比较广,影响比较大,还原真相是个复杂、艰巨的任务。还原真相意味着细节的还原。那些曝出的舞弊传闻需要得到一一确认,以分辨哪些是真的舞弊,哪些只是借机散布的传言、谣言。那些坐实的舞弊事件需要得到一一还原,哪些人参与其中,起到什么作用,该受到什么处罚,都需要梳理清楚。如果考试舞弊传言只是停留在传言的层面上,没有具体到个案,传言引起的恐慌和猜疑就不可能减少,反而会因此事实信息的缺少导致更多的传言产生。而且,这个还原的过程也不能过长,一段时间之后舆论可能暂时停歇,但是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也将随之流失。
还原真相还意味着整体的还原。当考研舞弊传言传出后,很多人的感觉是这很正常:哪一年的考研没有舞弊?考研校考和面试环节舞弊的可能更高。对于这些反馈不能轻视,即便认定这些反馈是一种情绪化的发泄,也应该对考试舞弊做一个整体上的判断——舞弊和泄题的面有多大,有多少学生涉及其中;考试校考和面试的环节公平性如何,怎样防止舞弊行为在其中发生。没有这种整体上的数据和判断,公众就会被传言和谣言所误导,对考研舞弊情形作出不准确的判断——通常是一种无意识的放大。这种放大会影响到人们对考研公平的认知,会加剧公众内心的公平焦虑。这种放大,无论是对考研,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都不是什么幸事。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