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上海一家地产公司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号召抵制网购。该广告文章称电子商务充斥假货,低价也低质,消费者权益无法受到保护,并宣称网购让传统商场失去了经营机会。这则广告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国际版。中国地产集团在广告里称,自己代表全球的商业街和线下购物商场发起抵制网购的宣言。(12月28日中国新闻网)
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的语境下,在世界知名报纸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号召消费者要抵制网络,如此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行为,确实达到了吸引眼球的效果。在漫天的质疑声中,“中国地产集团”的名字也被人所知晓。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能以低成本达到广宣传的效果,不失为一次成功的炒作。然而,不顾客观事实与现实情况的秀下限,却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道德与伦理,藉以“代表的名义”更是让人莫衷一是。自然,如此近乎于小丑的表演,很难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没有消费者的真正认同,那么其就始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网购究竟好不好,消费者最有发言权。不可否认,相比于线下交易,网络销售确实存在销售假货并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某些领域也表现在比较突出。然而,市场上制假与售假的现象并非只是网络销售的专利,线下交易同样大量存在。否则在没有电子商务的时代,就不应有假冒伪劣的现象,更不会有打假的专业机构的存在。给电子商务贴上假货泛滥的标签,以此达到污名化的目的,如此做在手法上并不高明。
至于网络让传统商场失去了经营机会,这更是基于传统思维下的危言耸听。线下也好,线上也罢,不过是交易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变化,但交易的内容并没有改变。电子商务的最大好处在于,其不仅让渠道更为方便快捷,更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而让商品更具有成本优势。作为未来一种新的业态和新的消费习惯,网购的趋势无可阻挡。自然,所谓的抵制也不过是逆势而行,既无以获得消费者的赞同,也不利于自身在发展上与时俱进。
传统的商业街和线下购物商场,确实会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受到冲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线下已由交易向体验转变之后,那么实体店的数量需求就会减少,消费者逛商场的次数也会下降,其意图也多由购物而向体验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线下交易行为作出调整,结合线上交易而进行结构性改变,如此才能让传统的商业街和线下购物商场焕发生机,若是一味沉浸于过去的传统模式之中,那么“日渐萧条”的局面就难以逆转。房产商因为自己的商场和写字楼不好卖,就把责任归咎于网购并号召消费者抵制,其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
不基于消费者的利益考量,而从自身的私利出发,这样的号召注定苍白无力,这样的行为也注定难以引发共鸣。反之,其狭私之心却会让人心生厌恶。只是消费者又不全是傻子,岂能轻易被蒙蔽?倒是冠以“中国地产集团”的名号,在全球知名的媒体作广告,在秀自己下限的同时又把自己的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也算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如此浅薄的认知与如此短视的目光,收到的必然是反向的效果。
正人先正己。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貌似正义者的代表却有着不光彩的过去,“烂尾23年卖场”的旧疮,已然成为其挥之不去的标签,其又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并充当正义者的代言人?到时候,恐怕抵制网购的行为无以达到,最终反倒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