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拆楼,能否拆出一个问责范本

2015年12月10日 09:22   来源:钱江晚报   刘雪松

  一般不出新闻的天津,出新闻的时候往往不一般。比如眼下正要拆除的水岸银座高达65层的商品楼,据媒体报道说就是个国内没有先例、全球也属罕见的高楼拆除项目,光拆楼费用毛估估就至少7000万元。

  水岸银座是天津“最牛开发商”赵晋名下的房地产项目,其父是江苏省委原秘书长赵少麟。今年8月,赵少麟因严重违反党纪,在党内搞团团伙伙,大肆进行利益交换,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被中共中央纪委立案审查。

  从2个月前购房的准业主们收到的一封公开信看,显示的是水岸银座法定代表人及公司均涉嫌刑事犯罪,公司资金链断裂,无能力筹措续建资金和后续配套资金。由此可见,说的是钱的问题。而这次的性质完全两样了,人们得到的信息除了赵晋的水岸银座和名门广场2个项目存在擅自更改规划、严重“偷面积”、人口密度超负荷之外,更严重的是这样的超高层建筑在安全方面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危险。

  一个前期手续就要经过规划、建委、国土、人防、消防、交通等至少将近20个部门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突然之间发现这么多不治之症,很难说盖楼的赵晋还是批楼的部门谁病得更重。但是从两个房产项目既成事实的进展来看,赵晋既然能够办得出审批、能够在监管的眼鼻子底下把超规划规模的高楼建起来、并且卖出去70%,估计最后不缺搞定验收的这点能耐。65层的水岸银座已建好封顶了。理论上,只要监管到位,赵晋想多建一层,门儿都没有。然而最初规划仅为35层的这幢3号楼,竟然整整建了65层,超出将近1倍;竟然卖得很火,钱都收了。可见有问题的绝不是赵晋一方。

  “中国第一拆”的这幢楼,如果个别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有失职、有失察,可以理解。这么多部门集体不干预,恐怕这是比这幢高楼的“全球罕见”更令人觉得罕见的地方。

  虽说名门广场和水岸银座两个项目高达66亿的退房款项,可能最终不是问题,但这些投资建设的成本,却是非法所得的,都是来自政府和民众的损失。本质上,“中国第一拆”看起来拆了的都是赵晋公司的成本,实际说到底都是社会的支出。

  全球罕见的这个拆楼项目,还有没有减少损失的更科学的方案备选,应该摆在超越赵家权力沉浮之外的认知上重新审视。万不得已非拆不可,可不可以把这个楼,拆出一个问责的范本来,谁失职,谁买单?否则但凡遇到权倒就楼拆,损失最大的依然是社会和民众。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