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级干部虚列户头骗取22.2万元、西瓜地变身“种粮田”套取补贴670余万元……近期,湖北对种粮补贴政策执行问题进行了专项核查,累计追责农业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基层的党员干部等一千余人,涉及金额八千余万元。处分人数之多、追责力度之大,在湖北尚属首次,由此暴露出补贴发放中存在审核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11月25日《北京晨报》)。
虽然在种粮补贴方面,有关部门追究了一千余人的责任,并追回了大量的款项,但是这个结果还是令人遗憾,不仅在于大量的国家资金被侵占和被浪费,而且让人痛心的是,这么多的干部因此而栽了跟头,被处理和追责。所以,在国家补贴问题上,扎牢篱笆才是最好的办法。
其实,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农村的扶助力度是越来越大,反哺“三农”有目共睹。但是,这些有力反哺举措在各地的效果恐怕就是不尽如人意。不仅在种粮补贴上,而且在危旧房改造,节能减排,农村低保等一系列问题上,各种跑冒滴漏也是特别严重。他们作案的手法千奇百怪,有的是以少报多,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干部冒用农户名义申报。当然,申报补贴所得的款项有的是归个人,有的是归小集体,国家反哺“三农”的资金就这样成为某些人和小集体的“唐僧肉”,谁想吃都可以吃上一口。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设立一套严密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国家补贴不被侵吞的首要条件。目前,有些地方发放补贴,往往由乡村干部说了算,上级部门不进行复核或者不认真复核,复核走过场,让乡村干部有空可钻,他们只要能瞒住上级就可以轻易获得补贴,或者与农户联合起来,造假也很容易得逞。因此,国家补贴要有一个长效机制,上级部门要及时复核、准确复核,并且要采取突击和抽查方式,做到万无一失。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许多补贴之所以能被骗取和侵吞,其实跟暗箱操作有关。许多乡村干部骗取了补贴,并不向村民和社会公开,或者只是在内部进行公开。所以,在公开方面要加大力度,所有的补贴,不但要在所在的村乡公开,还要在网络上向全社会公开,细致到每家每户领取了多少钱,任何人上网随时可以查阅。如此,相信敢作奸犯科的人就少多了。
再者,政府也要改善反哺的方式和方法,多用市场的方式进行反哺。有些政府官员头脑一根筋,认为只有向农户发放了现金,才是真正给了他们补贴。其实,有些补贴和反哺,可以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比如鼓励农户种粮,可以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间接地带动农民种粮,同样能起到反哺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腐败的滋生。
最后,还是要加大反腐败力度,要严肃追究那些打国家补贴主意的人。事后查处虽然不能让已经发生的腐败逆转,但是对于预防腐败还是有积极的作用,能震慑一批潜在的腐败分子。特别是,在查处过程中要毫不手软,不能因为骗取国家补贴是拿来给小集体用就不处罚,否则就不能起到震慑作用。湖北省这次对种粮补贴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的专项核查,查处了一批干部,相信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