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夏:明确"一个中心"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有新思路

2015年11月10日 06: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郭夏认为,思路决定出路。准确定位首都功能,明确什么是非首都功能,探索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新思路,是落实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战略的首要任务。

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他指出,作为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

  思路决定出路。准确定位首都功能,明确什么是非首都功能,探索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新思路,是落实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战略的首要任务。

  首先必须精准定位首都功能。现行的北京市发展规划对首都的定位是: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一定位已经把经济中心从以往的首都定位中剔除出去,增加了国际交往中心的定位。但是,多中心等于无中心。这种首都多中心定位本身还存在着严重的定位不精准问题。

  必须明确北京的一个中心地位。北京如果只有一个中心,那就只能是国家政治中心。全国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两方面体现。突出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定位,就可以根据这一定位调整未来北京建设的规划方略,把不符合国家政治中心功能的项目拒之门外或疏解到外地去。

  北京实际上也是一个旅游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和服务中心。北京不提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也少不了获得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核心资源。再提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只怕今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湮没了首都政治中心的核心功能。

  目前,北京市的环境承载已经不堪重负,房价高企、交通拥堵、雾霾严重、用水紧张、人口过载等问题成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已经迫在眉睫。这种疏解不仅要依托京津冀一体化,还要有全国城市建设一盘棋的远见。在网络经济和中心城市兴起的时代,如果需要建设更多的国家级特色中心城市,不妨用中央直辖市或国家级特色城市的方式从多方面分解首都功能。比如,国家金融中心设置在上海,国家文化中心可以设置在西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可以设置在深圳。

  北京今后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搞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北京需要有更强的国际交往接待能力,北京还需要有更多的国际友人长期定居。为了提高北京的国际宜居水平,搞好首都绿化美化、减少燃煤燃气和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都是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为了加速治理雾霾,北京市今后应当严格限售汽车,大力发展电动公交和电动轿车;严格限制燃煤燃气采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采暖;各种污染空气的建设项目也都应当禁止开工。

  给首都北京的人口过载减负,还需要把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外迁养老上升到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高度统筹安排。在京国家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及其家属是一个巨大的常住人口群体。随着新老干部的不断交替,这一群体的数量每年还在不断增长。如何让大批离退休干部离京养老,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从京津冀一体化的角度考量,河北省在解决在京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异地养老方面也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郭夏,《解码经济》作者,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网特邀财经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开启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新航程

     北京恋上西雅图,合作才是主旋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