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好时光》:呈现都市白领全新的不婚理念

2015年10月26日 07:18   来源:红网   韦其江

  在经过多日的秋季档电视荧屏鏖战中,《大好时光》凭借其精良的故事情节,细致的幕后班底,连续多日得取收视新高,东方、安徽两平台同时跻身全国50城收视排行榜前三甲,网络播放量更是以一天一亿的速度疯狂增长。该剧的编剧王丽萍曾创作过《媳妇的美好时代》、《生活启示录》等众多热播影视剧。

  《大好时光》是由上海贯一文化、SMG尚世影业、安徽广播电视台、唐人影视联合出品的都市情感剧,由夏晓昀执导,胡歌、王晓晨、许亚军、徐百卉、周楚楚、韩东君、鲁伊莎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旅行社代表袁浩与医院护士茅小春两个不婚主义者之间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大好时光》是富有都市气息节奏欢快的轻喜剧,是由金牌编剧王丽萍创作的。这部电视剧和以往传统都市情感题材影视剧不同,剧中是以男性视角为主,表达了对热门婚恋话题的深入思考。通过不同年龄段男性的爱情故事,演绎了都市男女在经济独立之后对于情感的困惑,也诠释了当代“不婚”选择背后的故事。《大好时光》是一部生活化的电视剧,以真实性和走心的表演来让观众有所触动。虽然也有一些离奇和巧遇的出现,但正是这些巧合才使得电视剧里的人生不失真实的轻松。

  从夏转秋,天气已是渐渐的凉了下来,但是荧屏上的胡歌“霸屏季”依然火热,继谍战剧《伪装者》和古装剧《琅琊榜》之后,胡歌在《大好时光》里演绎了一名个事业上小有成就的旅行社首席代表,人长得帅气,有房、有车、有存款,而且还单身,是大多数女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的现代都市人。虽然这部电视剧和前两部电视剧的题材和内容是大相径庭,但是胡歌的出色表演还是同样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恐怕是天下有情人的共同愿望,然而这个世界“天不遂人愿”的事情还是比较多一点。《大好时光》里的茅小春就是在经历了一个没能达成心愿的姑娘,她在经历了渣男前任后,决定成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不婚主义者。但是她在遇到了和她一样本着“不婚”主义的袁浩后一切都开始慢慢的发生改变了。当然,这其中前任女友和第二人女友的“不懈”干预也是为二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出了不少的力。

  剧中初恋女友姗姗独断专横的逼婚,第二任女友冰冰的手腕心机都可以说是袁浩成为“不婚主义者”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两个女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让人压抑。感情本该是简单而淡然的,不是急功近利的。而剧中的茅小春恰巧就是一位“润物细无声”的女人,她真实、率直,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茅小春刚好合适。茅小春没有姗姗的骄矜,也没有冰冰的心机,她的喜欢是出于内心的,不是急功近利的待价而沽,也不是占有欲的大爆发。她和袁浩的巧合相遇是他们二人相杀相爱、重新面对感情,信任感情的大好时光的开始。就像剧中茅小春所说的:“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你爱的人也是爱你的人,你要跟他结婚了,这就是大好时光。”

  《大好时光》从当下的年轻人的情感问题入手,针对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爱其所爱,烦其所烦,以轻松幽默的喜剧方式呈现出都市白领的感情问题,并且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不婚”理念。就像网友写的:“年轻人就该在美好的年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不负大好时光的该爱就爱。”

  也许袁浩遇见了茅小春,茅小春遇上了袁浩才是真正的不辜负彼此的大好时光。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谁辜负了南锣“慢时光”    2016年04月28日
  • ·任时光匆匆,那汉味永留存    2015年04月24日
  • ·泪水滔滔也换不来时光的倒流    2014年08月04日
  • ·找回土地和她的诗意时光    2015年11月0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