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是“软名片”也是软实力

2015年10月13日 07:2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俞菀

  或青苔掩石碑,或古木复雕琢,即便是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皮,也因为有了故乡地名而显得温情厚重。

  数日来,我跟着浙江民政、文化、旅游、建设等部门,寻访了十余个古县镇、古村落。怀揣着不断搜集到民俗故事的欣喜与感动,我对“地名文化”的理解因此愈发不同。

  “地名”是活化石,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地名文化”是集体记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请问您尊姓大名,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看,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惯常礼语中,一句有关人名,两句有关地名。

  而人名与地名,本就难以分割。考证发现,我国上古时期的人名,往往能找到对应的地名。如喾与郜、舜与沇、禹与鄅。历代文人墨客,即使再声名显赫也不忘“叶落归根”:唐有白衣长杖、抱琴引酌的“香山居士”;宋有温润平和、文以明道的“南丰先生”。清末民初,津门大侠霍元甲、关东大侠杜心武、长江大侠吕紫剑威震武林。到了当下,即便是那些热播电视剧里的主角,也不忘取个类似“江左梅郎”一般的风雅名称。

  人依地栖,地以人传。人与地之间是情感的纽带,是安定与坎坷的更替,是荣耀与悲痛的交杂。地名文化则成了“乡愁”的重要载体,成了对优秀传统的寻根感怀。

  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在采访调研过程中,每到一处,我们首先寻找的都是当地标志性的路碑、路牌。沿着先民的历史足迹,寻找过去的生活轨迹,很难不激起对“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遗憾的是,这样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我们多次听到当地人说起某个领导“一拍脑袋”,千年古地名被推土机碾碎,换成了看似时髦的“洋地名”……

  个案的背后,其实折射了城镇化改革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打造“特色小镇”、弘扬“地名文化”、重塑“乡贤文明”、建设“文化礼堂”……皆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大拆大建。还是要找到优秀传统与当代核心价值的契合点,在内涵上一脉相承,在形式上融会贯通。

  值得思考的是,以弘扬“地名文化”为例,除了不断挖掘、保护其历史审美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打造文化“软名片”之外,能不能催生出一种“生产力”?毕竟,有了生产力才有生命力。这不是功利主义,而是一种追溯过往的同时,面向未来的态度。

  浙江的一些理念“破冰”,或许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首先是跨部门整合资源,结合已展开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评定工作,进行地名文化遗产认定,避免重复和多头管理。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资料归档,将地名文化的保护、撤销和变更,从一个封闭的行政行为,变为社会广泛参与、科学决策的开放性行为。再者,以公益微电影和《大地有名》纪录片拍摄为切入口,让资源和资本,文化记忆和文化产业,管理和运营更好地结合。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里,很多人冲着名胜古迹去旅行,也有很多人为了躲避人潮而去旅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人会因为一个地名,一个故事,一次寻根而去旅行。更多人能清楚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