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替考公司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5年08月25日 07:13   来源:红网   胡文江

  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严查由南都记者卧底引爆的“南昌替考事件”背景下,北京建迅网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以“政策变化、查得紧、找不到枪手”为由,取消和考生签署的“替考合约”,屡获业内荣誉的建迅也数次被曝违规。(8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被称为“替考公司”的建迅教育集团,曾获得腾讯教育“最具竞争力在线教育品牌”和“最具竞争力职业教育品牌”等多项行业大奖。直到其单方面撕毁“无须本人参加任何学习、考试,学历证直取”的“替考合约”后,其违规开展成人教育、聘请枪手替考等诸种摆不上台面的斑斑劣迹才浮出水面。其中所暴露的替考产业链、业内潜规则已然见惯不怪,尤其是这类公司居然能够以“正邪“两副面孔得以生存发展,不能不凸显出教育规范、社会治理、法治措施等诸方面所存在的漏洞和短板。

  一方面,公司打着教育、培训的合法旗号招摇过市,声称其与多所大中专院校具有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承诺学员只需要参加一次入学考试就可以了,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甚至“无须本人参加任何学习、考试,学历证直取”。这种以“替考、办证”为手段的践踏公平之举,恰恰反证了所谓的“与多所大中专院校合作关系”这套合法外衣下面究竟又是何猫腻了。

  毫无疑问,江西严查考生身份、严厉打击替考等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无疑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但是,此举却直接导致了“替考公司”不能兑现承诺,使其失信于那些企图通过花钱的便捷渠道拿到学历证书的学员。替考公司之所以有底气叫嚣“随便告”,不外乎出于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又不是我一家”的法不责众的心态,更何况背后或许还有一层利益输送的“保护伞”,所以,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替考公司不但能够得以生存,并且曾经生意兴隆,屡获大奖。

  从所谓“存在即是合理”的角度考察,“替考公司”能够长期存在并且逐渐形成一种灰色业态而游离于法治治理之外,除了他有一层不同于“赤裸裸的办证公司”那样的合法外衣,现实的需要促使其能够在深深地扎根社会夹层。伴随着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劳动就业的门槛逐年提高,学历无疑成了一部分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找饭碗的门槛。若想轻易迈过这个门槛,“花钱买文凭”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恰恰正是这种现实需要的客观存在,催生了“替考公司”这种怪胎。

  表面看来,提高就业门槛是有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可这一动作一方面让一部分人长期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一方面让“唯学历论”备受诟病,在这样的社会情绪和矛盾之下,信奉人脉和金钱者便有了动歪脑筋、走捷径的思维和行为,并且他们还能够以其对考生、学员的“诚信”不断巩固阵地、发展壮大,于是这种非法实体的存在看起来更像是对“就业门槛”和“唯学历论”弊病的对抗和抵消,这样既能促进就业、解决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又能压制不利舆论,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这样的“替考公司”在营销策略、运作模式,乃至市场诚信上并不输于某些正规的学校或者培训教育机构,但毕竟这是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毒瘤,如若任其存在、放任自流无异于饮鸩止渴,必将制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不公。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