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维持楼市稳定应靠房地产税法

2015年08月17日 07:21   来源:法制日报   张海英

  治理不合理房价,一方面需要运用法治手段,尤其是完善的税制;另一方面需要运用市场手段,即通过供需平衡实现房价稳定

  楼市最严限购令出台了。北京市住建委、通州区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发文,决定加强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通州执行北京史上最严限购,四类家庭可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其中,有一套房的京籍家庭需要3年以上通州户籍或在通州缴纳社保或纳税,才可在通州购买商品住房(8月15日《新京报》)。

  在“北京行政副中心”效应刺激下,通州房价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7月份宣布通州将建设为“市行政副中心”之后,对此反应最明显的是房价,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通州新房成交均价较6月份上涨18.5%。此次出台最严限购令,目的就是为了抑制房价上涨,稳定通州楼市。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以行政手段限购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对通州楼市采取紧急限购是及时和必要的,这是因为,目前没有比限购更有效的政策工具,如果不及时采取限购,通州楼市将会成为投机的天堂,不仅会造成通州居民买房难买房贵,也会滋生楼市泡沫。

  在最严限购令出台之前,虽然通州住建部门加大了执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捂盘惜售、虚假宣传、恶意哄抬价格等行为,甚至对部分开发商进行约谈,但据相关报道,仍有不少项目变相“封盘”停售,等待“更好的价格”。采取最严限购措施,对投机、违规开发商也是一种教训。

  此外,最严限购令还将护航“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不久前,北京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在谈及“北京行政副中心”时明确表示,杜绝以房地产为主的带动方式。这是一种很理性的考虑,否则,房地产就会成为“副中心”建设的主角,影响公共服务和综合配套完善,出台最严限购令能够防止房地产“抢戏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州最严限购令短期内不会退出,直到有相应措施接棒。从有关迹象推测,最有可能是房地产税法出台后,通过相关税制抑制投资投机,然后限购政策退出。鉴于通州房价今后反弹的可能性较大,最严限购应该由最严税制来“接棒”,以法定的税收措施来维持楼市长久稳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日公布,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其中。还有报道披露,房地产税率将由地方自行决定。这意味着房地产税法正向我们走来,在税制方面地方也拥有一定自主权。那么,到时候通州区就可以通过最严税制抑制房价上涨,这比眼下的最严限购更能得到舆论认可。

  毫无疑问,限购只能限制部分投资投机性需求入市,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不合理房价。治理不合理房价,一方面需要运用法治手段,尤其是完善的税制;另一方面需要运用市场手段,即通过供需平衡实现房价稳定。另外,还需要加大保障房供应——虽采取最严限购,但通州房价已处于高位,部分居民的居住权益需要通过住房保障政策来实现。

  当然,稳定通州房价也需要从均衡公共资源入手,因为人口是随着公共资源转移而转移的,房价是随着人口变化而变化的。所以,通州虽然确定为“北京行政副中心”,但也要防止公共资源在通州扎堆。首都的公共资源既要向周边省市合理疏解,也要适当向通州区之外的其他区县科学疏解。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