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之问似乎有些扎眼。但面对沉疴顽疾,刮骨疗毒的决绝却是必不可少的
8月10日,美国弗格森市因“骚乱”和“对居民生命财产的潜在威胁”进入紧急状态。前一天深夜,纪念一年前遭白人警察射杀的非洲裔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示威者和警方发生冲突,一名非洲裔青年遭警察枪击,伤势严重。
弗格森再度响起的枪声,以及美国此起彼伏的种族问题,不由得让人们带着几分苦涩与无奈联想起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在历史中汲取教训。
迈克尔·布朗之死给美国社会带来的震荡非比寻常,在追寻种族平等的漫漫征程中,弗格森已成为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迹。然而,一个年轻生命的殒灭,不足以抹去有着复杂历史和现实背景的硬伤。
一年来,这个国家似乎一切如旧:在华盛顿,两名非洲裔青年因为被怀疑偷窃啤酒而被警察击毙;在佐治亚,23岁的非洲裔青年尼古拉斯·托马斯因为逃脱罚单而被警察击毙在车中……美联社2014年12月报道称,美国警察每年在执法过程中都至少致死400人,但大多被免予起诉。《华盛顿邮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前5个月,美国警察枪击致死人数已达385人,平均每天死亡人数超过2人。
即便是弗格森,表面的变化并未改变族际关系紧张的底色。白人法官和警察局长相继辞职,并由非洲裔出任,市政委员会选举中非洲裔席位增至总席位一半……但当地民众仍然认为,临时更换部分官员的举措 “流于表面”。在市民达拉·阿什比看来:“一场飓风正向这座城市进发。我们不知道(风力)是一级还是五级。”
应激反应不过是止血的绷带,远非治愈内伤的良药。只有充分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保障,人人生而平等才能不再是写在纸面上的理念,针对少数族裔的系统性歧视才可能得以消除。
警察执法过程中的“种族定性”、审判过程中的“偏袒倾向”固然是矛盾焦点,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少数族裔能否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进而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公共事务,减弱其政治参与挫败感。在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看来,巴尔的摩和弗格森的骚乱,反映出长期以来民众因贫困和缺乏经济流动性产生的失望。
美国大选拉开帷幕之际,弗格森再次响起的枪声牵动广大选民和政治家们的敏感神经。“是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之问似乎有些扎眼,但面对沉疴顽疾,刮骨疗毒的决绝却是必不可少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