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公车改革既要坚持目标又要完善细节

2015年08月05日 07:13   来源:羊城晚报   周俊生

  今年7月起率先在广东省直机关单位施行的“2015年广东车改新方案”,至今已经满月。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车改推行一个月来,广东省直机关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公务员上班和出行时选择步行、乘坐公交地铁已成普遍现象,在市民中流行的“拼车”和使用APP打车,也已成为省直机关公务员的出行方式。(8月3日羊城晚报)

  这是一种好现象。这表明,公车改革不仅使公款用车出现了可观的压缩,更重要的是,它使政府部门的形象有了改观,与民众的距离缩小了。政府公务员通过上下班的机会,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从而使政府的决策更符合社会实际。

  广东公车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看点是——在国内已经公布车改方案的4个省份中,广东公务员领取的车改补贴是最低的。广东是“经济强省”,相比其他几个省份,政府的财政实力最为雄厚,这种反差未免让广东某些公务员产生心理不适。按照中央的要求,今年年内全国所有省份都要完成车改,在所有省份的车改方案亮相以后,广东的车改补贴是否像目前一样是“垫底”,还有待观察。

  有专家分析认为,个别省份的车改补贴之所以能够高于广东,主要是其完成车改后的节支率高于广东。这种说法的言下之意是,车改补贴的标准是按车改后节约下来的公款用车费用来制定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如果确有这样的原则,这也只能说明一些车改补贴较高的省份原来的公款用车费用十分高,而在车改以后根据这个标准来确定补贴多少,那么车改的意义无疑被消解了。

  对公务员发放车改补贴,这是公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所进行的公车改革,严格地说并不是第一次进行,以往的改革之所以没有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补贴发放标准过高,使得车改补贴成为公务员的一项额外收入。这种假借改革之名增大公务员福利的制度安排,一度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反响,改革也只能半途而止。而要让此次改革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在于车改补贴的标准必须合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已经制订车改补贴的省份,其补贴标准还是有改进之处的。

  目前实行的车改补贴,是按公务员的级别设立不同档次,级别越高,拿得越高。比如广东省规定,最高的正厅级每月1690元,最低的科员以下为250元。但是,这种将车贴与职务、级别挂钩的安排未必符合机关工作的实际情况。事实上,在机关内部,经常需要外出公干的倒是级别不高的普通公务员,但由于他们的车贴比较低,不够应付频繁外出,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降低工作效率。另外,不同部门之间外出从事公务的频率也有很大差别,如果只是按级别、职务发放车改补贴,也会产生不同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很可能导致公车改革走样。

  公车改革是我国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已经收到了积极效果,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有了明显下降,这项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但是,这项改革毕竟牵涉到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每一个公务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车改细节上还应该考虑得更妥善,一方面不能让车改成了官员按职务和级别分配的福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实际状况,避免车改加重他们为公务而支出的个人经济负担。通过这种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细致的制度安排,公车改革就一定能收到让各方满意的结果。

  (作者是知名财经评论作家)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