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本宣科的官员 算不算庸政懒政?

2015年07月02日 07:17   来源:新民晚报   邵宁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重大政策的新闻通气会,场地是一个会议室。在市里多个主管部门介绍完情况之后,某区作为试点区介绍相关政策。

  只见该区一名官员拿出一份稿子,开始一字一句读了起来。不过十来分钟的介绍,他的目光没有离开过稿子。而他所读的内容都是记者手中材料里有的,不仅如此,还加上了许多“汇报”“指导”“重视”“贯彻”等套话的帽子,以及“在市某某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市某某局对接”“区委书记某某亲自……”等官样文章。最后应该讲到先行先试的具体措施了,这也是记者们最期待的“干货”,只听他继续照着稿子念道:“具体细则,还待有关委办局进一步研究。”

  这不是等于没说吗?下面有的记者咕哝了一句。不过,大家都听明白了一点,稿子肯定是办公室的人写的,而且是写给上级领导看的,唯一的标准是“不出错”,有没有“干货”,听众是否感兴趣,并不重要。

  这样照本宣科的干部,并不在少数。他们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发言、介绍情况都离不开稿子,而稿子里,充满了这样的套话、官话。一位同事说,他在外地采访一位抗战纪念馆馆长,两人在办公室里面对面,当问到当年那场战役的情况时,馆长立即从一堆材料里抽出一份,开始念起来;问到另一个问题,馆长又抽出一份材料,开始念起来……其实,我同事的问题都是很基本的,馆长在这个岗位做了那么多年,肯定了然于胸,他之所以拿出材料来念,是怕说错话。

  或许,讲话是一门学问,有人就是不擅长当众讲话、演讲。可是当公务员,就是和人打交道的,如果不会讲话,就必须让自己学会这个本领。退一万步说,官员在面对记者时一定要备一个稿子,那些“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难道就不能精简掉?而在任何场合只会念稿子,算不算庸政懒政?

  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领导干部的讲话和文风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接地气、有生气,与过去充斥着“空话、套话、废话”的旧官话体系有了很大区别。

  我们期待,照本宣科的官员,少些再少些。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