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学生交15万元“就读”武汉大学4年,毕业时竟发现自己没有学籍。5月22日,当事学生张鹏(化名)回忆这4年经历,坦陈曾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但我们又一次次相信了‘辅导员’”。22日晚,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正式回应称:这是一起盗用武大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将配合警方调查。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5月24日《京华时报》)
被骗的多名学生,四年来与同学一起上课,却从未被点名,也从来没有考试成绩,在这个过程虽也多次向“辅导员”表达过疑问,但最终都被“特殊渠道”的说辞搪塞过去。客观而言,强大的心理暗示与“骗局”的共同体心理,会麻痹他们对于欺骗的警惕感,从而只能选择沉默与“相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骗术也正是对这种心理的利用。但这群“特殊学生”在学校上课、生活了四年,居然没有引起校方包括任课老师的注意,无疑是不正常的。
此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是那名叫王杰的“辅导员”。按道理,高校辅导员的招聘应该有着较为严格的筛选条件,为何一名行骗者能够轻易担任辅导员?还是其本来就是“潜伏”在校园里,只与被骗学生接触?但问题是,“辅导员”王杰曾将受骗的6名同学介绍给班长认识。如果纯粹只是与学校无关的“潜伏者”,那他又是如何获得班长的信任?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方面至少有着失察的责任。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当受骗学生向任课老师表达为何自己从未被点名的疑问时,得到的答复都是求助“辅导员”。事后假设,如果有一名教师意识到这其中所可能存在的不正常,或许骗局早就被戳破了。这是老师太过大意,还是如今大学师生关系疏远化的必然结果?而在身边的同学看来,这些学生进不了图书馆,没有饭卡,虽“感觉和我们还是不同”,但最终却依然选择了“也不好多说什么”。这种“不好多说”的心理到底是怕成为真相的揭露者,还是只是“精致利己主义”的又一例证?
必须承认,如此集体性“沉默”,实质是促成骗局最终得逞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骗与被骗。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固然要再一次呼吁:天下没有白上的大学,无论考生与家长都要对骗术提高警惕。但这样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就如此真实地发生于培养精英的大学,沉默的螺旋就如此轻易地在老师与同学之间悄然酝酿,且延续了四年之久,其间所展示出的某种真实的大学生态,或更值得关注与正视。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