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野鸡大学”为何屹立不倒?

2015年05月21日 13:56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民间版“虚假大学警示榜”出炉后,人们不禁要问,全国到底有多少正规普通高校?5月19日,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给出了权威答案。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共有2542所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444所民办普通高校)。(5月19日《新京报》)

  旧闻变新闻,“野鸡大学”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所谓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名单出炉,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旧闻,只是媒体出于提醒的善意,在高考前夕再次拿了出来而已。2013年和2014年,上大学网连续发布了三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分别为100所、50所和60所,加起来正好210所。就是说,早在去年7月,这210所“野鸡大学”名单已出炉,如今旧闻变新闻。

  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形形色色的“野鸡大学”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每年高考前后都深深刺痛公众的神经。令人费解的是,虽然“野鸡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拙劣、骗术低级,一招就能戳穿,但又能一次次奇迹般“复活”。铲除“野鸡大学”为何这么难?谁在纵容光天化日之下的骗术?【详细

  虚假高校为何屡禁不绝?

  1、迷信学历

  依笔者之见,正是当下人才市场中过度重视学历的观念,一些考生和家长对学历的狂热追捧,为虚假高校营造了生存土壤。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呼吁社会警惕“唯学历论”的危害,但即便如此,近年来人才市场对学历的要求还是水涨船高,以至于学历成了许多求职者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一方面,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激增,在客观上抬高了人才市场对就业者的学历期望;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迷信学历,将学历等同于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唯学历论”的市场导向。

  在学历获得远超其实际价值的“含金量”时,自然会有人动起“贩卖学历”的歪脑筋。虚假高校便应运而生。这些虚假高校抓住了许多考生、家长追捧学历的心理弱点,非法获利,而不少受骗的考生和家长对此也“心甘情愿”——只用花钱就能取得高学历,岂不快哉?在这种情况下,虚假高校自然屡禁不绝。【详细

  2、监管无心

  “野鸡大学”之所以能够招摇撞骗,除了其极大的伪装性和学生家长的无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困为不论是其在校名上“耍花招”,还是在网站上玩猫腻,但终究都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如果教育部门能够把正规高校的名单公之与众,让考生家长一查就灵,或者网站管理部门及时清除“野鸡大学”的虚假宣传,就不会发生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的事。

  “野鸡大学”蒙人是因为有实施诈骗的“土壤”,篱笆不牢野狗必入。只有监管者担当起守夜人的角色,考生和家长才会高枕无忧。【详细

  资料补充:

  所谓虚假大学,是指未经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审批,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学校。因此,坊间赋以其贬义,称之为“野鸡大学”。这些学校往往使用与知名的大学非常相似的名字,借以混淆视听,如“中国民航学院”,是高仿版的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利用仿冒名称以假乱真,欺骗考生和家长。

  微言大义:

  @青谷守云望月:每一个名字都比我学校牛逼。

  @DS土匪:既然都知道了,为什么这些学校还活着呢?

  @天梭银梭:野鸡野鸭也许盼望成凤凰哦,谁不想重演灰姑娘的传奇。

  @地球坏人太多_11:毕业后才会发现,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其实不重要。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有市场就有需求,“野鸡大学”骗人固然可恶,但那些选择“野鸡大学”的人也很可悲,他们既是受骗者,也是让“野鸡大学”不倒的土壤。因而,除了严格监管外,家长和考生是不是也得提高下警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