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1000粒大米是对家长教育方式的考验

2015年05月14日 07:58   来源:红网   阮霞

  5月13日,据《新文化报》报道,长春一小学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数感”,特别留了课后作业——数1000粒大米。一经报道,引起网友热议,家长们持的观点不一。(5月13日《新文化报》)

  这不惊让笔者想到同样是今年3月28日,《现代快报》也报道了一则常州市潥杨某小学关于“大米”的新闻,只不过数1000粒大米换成了称100粒大米有多重,甚至引发一名家长的抱怨,称题目太奇葩。然而,这两则新闻在笔者看来,奇葩的不是题目,而是家长的应对方式。简单的说,笔者认为,数1000粒大米恰好是对家长教育方式的一次考验,考验家长们是否会引导陪伴孩子,而不是包办一切。

  针对数1000粒大米的任务,A类家长选择袖手旁观,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在这过程中虽然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父母的不关注,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B类家长选择全部包办,孩子你去玩去写其他作业,然后发动全家人一起数大米或者上网发帖求助甚至谩骂,在这过程中家长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孩子学会了依赖和逃避困难;C类家长选择引导孩子数大米,比如教孩子使用工具,或者用分段的方法,还可以与孩子比赛数大米来促进孩子的学习。

  诚然,笔者支持的是C类家长的做法。一方面,其实这道题目的重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更轻松准确地数大米和孩子亲自动手、发展手眼协调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发展心理学中,特别强调学习是童年的主要任务,小学生处于童年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父母关注的焦点也在孩子学习上。这个阶段漠视孩子的学习和全部包办孩子的一切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教育问题上,父母要引导和陪伴并重,才能使孩子健康自主的发展。

  反思中国式父母的教育多呈现在包办孩子的一切上,网络上就曾流行着一个段子——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就数大米的题目父母可以包办,那下次数其他的呢,孩子的人生父母是不可代替的,父母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爱因斯坦自己动手做的三张凳子,一次比一次好,我想要是放到现在中国父母的手中,估计父母们就是请人“代”做的了吧,活生生把“爱因斯坦”抹杀了。不是孩子自己参与的人生,还是他们的人生吗?

  数1000粒大米考验的不是小学生,考验的是小学生的父母,考验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跌倒,重要的是父母鼓励引导其站起来,而不是完全不让其跌倒,不然一旦失去父母,孩子将会跌倒得更惨。

  我希望看到的是父母陪孩子一起动手做酸奶、玩泥巴然后捏出自己的作品或在公园里采集树叶做书签……这是笔者小时候经历过的,这其中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我的成长过程是安心快乐的。我更希望现在的父母着重与对孩子的引导和陪伴,让孩子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