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的文化释义:命运相连,休戚与共
“命运共同体”要成为人类共识,除了说清楚是人类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的根本需要,还要寻求文化支撑。
西方谚语讲,“上帝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是要他们相爱相亲,不是要他们争吵,否则不成为人类;上帝把世界分成东方和西方,是要他们和平相处,不是要他们战争,否则不成为东西”。可是谚语只是说说而已,“上帝”并不管用。当年日本法西斯照样跑到中国南京大屠杀,照样驱赶大批妇女去当“慰安妇”!
中国文化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即“人之所欲,施之可行”。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欲人之所欲,才有共同关切、共同语言,才能够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人类之所想、所急、所欲的好题目、大文章,中国文化在此中,有好话可说,有好戏可唱。
“命运共同体”的文化释义,是“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同一个地球,同一片天地,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危机,同样的挑战,同样的愿景。那么,究竟是什么同样的经历和危机,使今天的人类必须求同存异,走到一起,命运与共,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文艺复兴推动建立了现代世界体系,全球性危机却相伴而生
众所周知,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西欧历史上发生的一场持续200余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带领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黑暗,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前奏曲。从此西方若干国家一度开始发达。但“福兮祸之所倚”,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对资源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肆意掠夺。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埋下了它与世界其他部分的仇恨。
文艺复兴推动了建立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但这个体系,无疑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的政治结构,延续到今天,就是混乱不堪的国际秩序、世界极大的发展差距。文艺复兴推动的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全球性生态危机相继出现,其增长已经到了极限。当代西方社会在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上帝之死”也带来了信仰迷茫和精神焦虑。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如,贫困、饥荒、疾病、腐败、战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恐怖袭击、邪教肆虐、黄赌毒、自然灾害等等,很多都是文艺复兴解放了的人类的自身活动的失范造就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世界体系的剧烈动荡乃至分裂。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危机与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映出这个世界体系形成之初,就开始解构。二战后,这个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域重新整合:从西欧到美国。同时,这个世界体系之外,崛起了一股强大的与之对抗的力量——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冷战以苏联解体告终。但美国从此就可以独霸天下吗?后冷战时代的冲突和危机显示,随资本主义工业化而来的矛盾,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除。以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的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成为对抗西方世界和“现代性”的“文明冲突”。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相生相克,又相克相生。加上“核威慑”的恐怖,使大国之间不得不寻求相对的“核妥协”、“核均衡”,但人类的安全岌岌可危。
可见,文艺复兴虽极大地解放了人,人又付出了极大代价:文艺复兴使人从神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人又被神化、异化。
中国提出建设“命运共同体”,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
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它要继续人的解放,但也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它要继续促进发展,但要实现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它要保障人类的安全,但应该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一次新的文明复兴,要落实到建设“命运共同体”,这是时代的共同要求,人类的共同关切。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因应着人类的共同关切。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样“斯为美”的文化,这样推陈出新的文化,可以作“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
中国提出建设“命运共同体”,当然是为中国谋,其实也是为世界谋、为天下谋。这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是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利益诉求”,也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发自内心的“千年一叹”。
“命运共同体”的最强音,应该在迎接“新文明复兴”的时代交响中共振、共鸣。▲(作者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