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表示,《规划纲要》是以功能交流网络为导向的,强调核心是有序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明确了京津冀三省市功能战略定位,并强调在三大功能交流网路建设上的率先突破,这就是:形成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升级网路,建立健全统一、高效、便捷的区域立体式交通网络、特别是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恢复和重建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保护网路,打造美丽的京津冀新首都圈。
哪些功能是亟待疏解的?
《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2014年2月,习近平考察北京时曾对北京的核心功能明确定位: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杨开忠教授认为,有序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有序”由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和要求。一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顺其自然。这是最基础性的层面;二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区别轻重缓急,把握好重点与配套、先与后的关系,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三是统筹好经济增长、就业、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的关系,统筹好地方财政、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各方利益;四是对于拿不准的,先试点,后总结推广。
杨开忠教授表示,当前最亟待解决的是,也是应该优先推动的,一是在北京的发展中,已经失去和正在失去优势的产业;一是已经部分或大部分向北京郊区、河北、天津转移的教科文卫等部分社会事业功能;三是着手逐步将北京市市委市政府从中心城区迁往通州。另外,从长远来看,要着手研究规划在北京都会以外、京津冀城市群范围选址建设国家行政新城。
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北大、清华等高校与天津、河北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仅北大就与天津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70余个;与河北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60余个。
北京将来的经济活力何在?
会议指出,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过程中,北京的经济活力是否会受到影响?杨开忠教授认为,可以预见,北京的经济活力将更加凸显几个特点:第一,全球控制能力的生产活动更加凸显,也就是世界级总部经济更加突出,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交往中心;第二,创新活力、高精尖产业更加凸显,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第三,基于个人才艺的创意经济更加突出,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
据媒体报道,去年6月份,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2013)》对外发布,北京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以88.99分,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居首位。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