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或将达55%以上

2015年04月30日 15:1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编者按近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十三五”推进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作者认为,我国到2020年能否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挑战。要把推进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新格局作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目标。

资料图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节点,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临界点。总的来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加快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改革,尽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新格局。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明确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目标,并推进相应的转型与改革。

  中国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历史大趋势

  2015-2020年是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关键时期。在未来五年,我国能否牢牢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既关系到短期的经济增长,也将对中长期的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工业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关键是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工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化、信息化、服务化进程。

  城镇化转型升级——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重点是:让农民工退出历史,基本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历史;以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为重点,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新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出三大趋势: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从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在城乡居民消费总量上,估计到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从201426.2万亿元提高到4550万亿元,有望实现消费规模的倍增,由此成为经济增长重要的内生动力。

  2020: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总的来看,到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格局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可能达到55%以上,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有望实现再倍增。服务贸易规模在迅速扩大,如果继续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长,服务贸易总额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占外贸总额比重将达到20%

  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38.5%,自2011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已成为最大的就业稳定器,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表明,不仅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巨大,而且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更大。

  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基本思路是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一方面顺应国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和国际服务贸易跨国转移加速的趋势;另一方面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初步形成中国制造的全球产业链。

  另外,依托“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将持续涌现。当前,互联网已经开始全面融入金融、教育等现代服务业。新的业态给创新创业提供了巨大空间,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不仅是形成新一轮创新创业潮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将为打破阶层固化坚冰,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者简介:迟福林,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

 

  【原文地址】“十三五”推进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