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手共建长效机制:每个环节都要有规矩可监督

2015年04月28日 07: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长期以来,招标投标领域政出多门、政令繁杂,坊间素有“红头文件满天飞”之叹。形形色色的“土规矩”、“潜规则”,不仅影响了招标投标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公平性,也留下了权力寻租、钱权交易的漏洞,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

  此次七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就是为了彻底打扫招标投标领域阻碍资源自由流动、限制市场主体合法权利、增加企业运行负担等一系列文件,用明规则取代潜规则,用铁规矩取代“土办法”,进而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科学有序的招投标管理的长效机制,让每一个环节都有规矩,每一个细节都可监督。

  有规矩是招投标管理长效、有效的前提。招标投标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是一种利益关系的承接者和载体。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频频“伸手”的“重灾区”。为了让“心仪”企业中标,种种离奇规矩层出不穷,阻碍了资源自由流动,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为遏制乱象,近3年来,中央和地方层面已分别清理招投标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4700多件。与此同时,对剩余的规章制度也以3年为期,建立定期清理机制,并完善规定审查和后评估机制。通过动态、合理的筛选审查,最大限度地挤压直至铲除不合理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可监督是招投标管理长效、有效的保障。严格来说,此前各地各部门对招投标监督的环节并不是没有,但不少流于形式、软弱无力。正常的监督,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技术保障。

  有鉴于此,一方面,要明确今后招投标规定的制定和修订,必须接受公众质疑、质询和评估。用制度之力,确保公众对招投标规则、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营。通过新手段、新科技的引入,让招投标信息公开起来、透明起来,杜绝招投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

  招投标涉及面广、参与度高、利益关联度高,能不能真正做到有规矩、可监督,不仅是各级政府简政放权成效的试金石,更是广大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信心的助推器,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文 章)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