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专家介绍,美国已把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如长期食用乙草胺残留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乙草胺的代谢物中毒,有致癌性。(4月27日《京华时报》)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草莓上市销售的旺期,由于其口感好、卖相好,美味可口而受到民众的喜爱,虽然价格比一般水果略贵一点,但是购买者众多,吃惯了反季节蔬菜与水果的人们,更愿意尝尝正常生长成熟的水果了。
然而,央视记者的调查,揭开了不为人知的一幕,原来吃草莓也有潜在的风险,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媒体公布草莓有致癌的凶险,令人不寒而栗。这绝非危言耸听,有检测的数据与真相。由于接受检测的草莓都是随机购买,而且来自正规的水果市场,换言之并不存在记者故意与谁过不去,因此这种调查结果极具可信度与公正性。
对于绿色蔬菜,公众最怕农药残留,因此买回来的蔬菜,一般都要严格清洗、消毒,但是,草莓买回来后,很多人不明真相,往往只是简单地冲洗了之,随即就一口吃进了肚里。令人担忧的是,草莓毕竟不同于蔬菜,任你如何冲洗,依然会有农药残留于缝隙之间,病从口入就是这么来的。
草莓要做到无公害,其实并不难,关键监管不能太潦草。首先是对农药进行管理与规范,既然发现乙草胺属于B2类致癌物,就应当禁止使用,继而用安全可靠的农药加以替代;其次,相关的农业与工商部门监管人员,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草莓种植基地,抑或水果交易市场,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加强检测,发现农药超标,立即予以下架召回,总之不能放任致癌的草莓流入市场,进入百姓的果盘与餐桌。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