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500万元科研经费,先后获得5个发明专利——一项原本备受投资人看好且市场潜力巨大的科研成果,却最终因为审批手续“黄了”。(4月27日《人民日报》)
为什么市场潜力巨大的科研成果最终“黄了”?因为一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是职务发明,属于国有资产。而一旦涉及国有资产,无论是科研人员自己办企业也好,与企业合作转化也好,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政策规定,首先要对技术成果评估价值,然后报批通过方可实施。而完成整个审批程序,至少得盖够四五个不同部门的公章。加之每一次审批旷日持久的等待,往往就错过了进入市场的最佳“窗口期”,成了躺在柜子里的成果。
上述5项发明专利,就曾被一位投资人相中,经过谈判,投资人表示如果5项专利作价100万元,就愿意出资购买或共同创建公司。可是根据政策规定,研究所需要先对这5项专利进行评估并报上级审批。结果经过专业评估,这些专利即使按照成本估值,价值也超500万元。但投资人认为成果从技术到产品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存在一定风险,且在试验和量产阶段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坚持估值500万元,那将无法合作。而要压低评估促成合作,就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于是,这5项专利只能躺在柜子里面。这就是一些成果“黄了”的原因。
表面上看审批程序,似乎是中规中矩。但是这里忽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科研成果在产业化前,也就是在形成产品投入市场之前,所有的价值充其量只是预期,还不像土地、楼房或者其他产品那样具有实物形态的价值。即便有了实物形态的产品,也存在市场是否接受的风险。而讲求实际的投资人,是不敢轻易冒险的。
事实上,越是创新发明,越看不清市场的前景,除非它有很长时间的铺垫,已经赢得了大众的口碑和消费者的认可,就像苹果系列产品那样。这就需要一个推力,需要一个风险共担的机制。既能减少审批过程的耗时,也能为投资人提供帮助,分担心理上的负担。不具备这个前提,专利产业化的转化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结果看似专利大国,每年都有海量的专利,但却少有经济效益的叠加。换个角度观察,恰恰是一种另类的浪费,浪费了研发人员的精力,浪费了国家的投资。
如今,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不畅,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大障碍。正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党中央、国务院才对此高度重视,在3月份下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全国人大也正在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修订,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保障。但愿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给“乔布斯们”一个脱颖而出展示才华的平台,且能从汗流浃背的“追赶”先进中,跃迁到技术“领先”的队列,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升华,实现经济的升级。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