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各地都兴建了不少公益性生态公墓,离我老家3里地以外,也有这样一座生态公墓。几年前,镇政府划出一块地,选定了地址,四周种上了松柏,把地隔成一条条小道,小道按相等距离挖成一个个坑。有人过世后,家人要把骨灰盒安放到公墓,便提前与公墓管理者联系,确定几点左右到,等殡车到达公墓,管理者带路选定一个坑,丧家把骨灰盒放进去。填好,祭拜一番,交给管理者几十块安放费,便算好了。
几年下来,这里也有了好几百个墓,但奇怪的是,清明这天我们去给爷爷上坟,没看见几个人,整个公墓显得冷冷清清。转了一圈,只有5个墓前倒了些饭菜,插着几对尚未燃尽的蜡烛。按理说,乡下上坟时间基本都集中在这几个小时,上坟也要半个小时左右,人们总能碰到,墓地里总是很热闹的。而且我还发现,很多墓碑只有名字而极少有逝者照片。拍张瓷制遗像只要一百多块,丧家不至于连这点钱也省下,再说有照片墓碑总显得要好看些,清明上坟时也好认。
奶奶知情,她告诉我,这个公墓里绝大部分放的根本不是骨灰,而是空骨灰盒,丧家把空骨灰盒像模像样安放在公墓,然后把真骨灰运回家葬在老家附近的空地,当然选址要请风水先生确定。这样,老家的地里就到处是新的坟墓,而这个公墓里因几无真骨灰而变成了摆设,因而鲜有人来上坟也很正常。
其实,农村的坟墓占地面积大,况且人们忌讳坟墓,不会在坟墓边上种庄稼,因此在乡下建一个坟墓要浪费至少十来个平方米的耕地。如果安放到公墓里,最多占地一平方米。相比之下,把骨灰安放到公益性公墓,是有不少好处的:省得因无人管理发生盗墓现象;公墓旁一般交通方便,清明去上坟也方便;节约了耕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让祭祀先人的活动变得简单文明又不失体面。
原本政府希望百姓把骨灰安葬在公墓以节约耕地、移风易俗,但百姓依然固守着老的传统,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极难改变。为何固守老传统,一是这样做清明上坟方便些,毕竟是在自己家门口。另外,也有经济上的考虑,因为当地征地拆迁,一个坟也能补偿一千多块钱。
看来,要人们摈弃世俗旧观念,将逝者搬进生态公墓而不是四处安放,有关部门不是简单建好一个生态公墓就行,还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包括生动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以及一些必要的激励政策措施等。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