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死不起”的感慨 不应简单斥以谬论

2015年03月27日 07:35   来源:西安晚报   杨兴东

  “所谓的北京市民‘死不起’‘葬不起’,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是个谬论。”昨天上午,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针对民政部一零一所等机构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中“北京市区公墓消费过高,大部分居民难以承受”的问题作出上述回应。(3月26日《新京报》)

  报告中提到北京地区殡葬消费平均约4万多,高的甚至8万左右。网友因此开玩笑说“死不起”,而昨日北京市民政局在回应中拿开法拉利举例,声称“不能因为开不起,就说去不起”,同样一个地方,走路也可以去云云。

  从殡葬的广义概念而言,的确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殡葬观念,诸如把骨灰撒向大海等形式,舒缓殡葬难题。但说到底,选择怎样的方式安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个人应该有较大抉择空间,而当公民基于墓价太贵而被迫选择“骨灰撒海”,事实上安葬的机会平等并未得到保障,换言之,对于那些无力选择墓地的公民而言,“骨灰撒海”成了唯一可能,与葬得起的人相比,又何尝不是一种殡葬意义上的“死不起”?

  北京地区殡葬的费用,本不应该太贵。究其根源,乃是这之中的墓地费用占了八成以上。网友打趣“死不起”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职能部门却不能据此进行正儿八经的辟谣,而是应找准玩笑话背后的民生诉求。从目前来说,可以鼓励“骨灰撒海”,只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稳定墓价,抑制墓价的泡沫增长。

  诚如民政部事务司司长张世峰所言,“殡葬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而不是市场配置。”因此,面对墓价的非正常增长,政府应做好调控,并加大在此方面的公共投入。从整体角度而言,墓地资源共享是存在供需困难,但最基本的机会开放均等,完全可以通过制度的力量来保证。

  此次北京市民政局的回应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称“近10年来,没有增加一点土地作为公共墓地”,并称“经营性墓地通过价格手段调节供需”,显然,北京市相关部门尽管否认殡葬消费的问题,但这种态度其实已经间接承认,墓地资源使用存在价高失衡现象。当然,从实践角度而言,骨灰撒海、集体深葬和其他节地环保安葬的确都可以成为当地居民的选择,但毕竟整体需求的人口基数是庞大的,一方面是“10年没有增加一点”,另一方面是“以价格调节为主”,在这种奇货可居的背景下,墓地资源毫无疑问容易沦为投资的商品。因此,北京市民政局面对民政部发布的报告,最应做的不是急于表态,而是扭转殡葬管理观念,找准殡葬问题的病因,用实际努力去回应舆论场的质疑。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